• 33阅读
  • 0回复

网球——中国体育的一座处女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3版()
专栏:体育

网球——中国体育的一座处女峰
本报记者 刘小明
近日,东亚网联男子网球团体赛在武汉举行。这是亚洲地区较高水平的一次团体赛,也是多年来在我国举办的仅有的一次多边网球赛。可是,观看这次比赛的观众冷冷清清,每天不足一千人,偌大的洪山体育馆内显得空空荡荡。
如果在武汉举行一次同样水平的东亚地区足球赛,相信能容纳几万人的体育场一定会爆满。网球和足球一样,都是我国竞技体育中的落后项目。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人关心,无人重视。
算起来,网球传入我国已经整整一百年了,这比现代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传入的时间都早。然而,全国各地的网球运动员加在一起也不过几百人,业余体校、体育中学的网球班少得可怜,这同美国有上千万人打网球、日本有上百万人参加网球俱乐部的状况是不能相比的。在我国,球迷中能说出网球规则的恐怕寥寥无几。在我国最知名的运动员不是中国人,而是博格和麦肯罗等外国优秀选手。
我国的优秀网球运动员为什么知名度不高呢?这也难怪新闻单位宣传少,观众知道得少。三十多年来,在新中国体育史上,网球这一页始终未写出光辉的一笔。我国网球运动员曾三次参加亚运会,每次都是在七个项目中空手而归,没有拿到一枚金牌。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网球运动员几乎年年参加戴维斯杯预赛和联合会杯赛,成绩均不佳。我国男女网球选手在世界上的排名,据说都在一百五十名以后。当然,我国网球运动员在一些国际赛事中,也断断续续地获得冠军,包括1983年夺得一次亚洲男子团体加法尔杯赛冠军,但是,这些比赛都不是世界高水平的大赛。
谈到我国网球落后的原因,近几年已有不少人撰文或发表谈话,指出网球运动在我国不普及,群众基础差,缺乏场地设施,训练方法陈旧,指导理论薄弱,以及参加国际比赛太少等。这些分析都很中肯,但是现在最令人忧虑的是:每年都这样空谈一番,却不见有关方面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我国网球落后面貌。如果对此再不重视,真不知何年何月中国的网球才能腾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