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局长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4版()
专栏:

局长诞生记
本报记者 王学孝
3月1日,陈海玫掮着刚刚压上肩的局长重担,走进浙江省环保局,上任了!
一个局长的离任与上任,本属正常事,不必多费笔墨去描述。但,浙江省环保局这一任局长的诞生,却有非同寻常的过程。它采用了全新的办法:打破部门界限,实行开放式的全社会推(自)荐,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和层层筛选。考核是全面的严密的科学的。先由各级党组织广泛调查初审,再经层层领导和群众的测评。然后再进行专业知识、组织领导和宏观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考试和考察及论文答辩。这一系列的考核统由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考评委员会执掌,并运用了系统工程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最后由考评委员会综合分析后,给各人评出总分,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
浙江省决定在全省范围选拔省环保局领导干部的消息,去年11月19日通过报纸、电台披露以后,广大干部群众踊跃荐贤举才,短短二十天内,就收到推(自)荐信一千四百多封,推(自)荐人选一千八百多人。陈海玫就是其中的一个。
考察、测评的前几“关”,陈海玫都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这是人们意料中的事,因为他所在的省环境监测站共七十个职工,有三十九人推荐他去“应试”。
那么,陈海玫又是如何赢得这样多群众的推荐呢?记者在与监测站的干部群众接触中,他们透露了这个“秘密”。
陈海玫1968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到湖北一个县文教局工作,当过中学教师,1983年底才调省环境监测站任站长及党支部书记。
这是个问题成堆的单位。他到站以后,因为能团结人,又善于决断,几个久拖不决的棘手问题都解决了,办了不少为群众欢迎的实事。例如站里一个长期有争议的科技人员,有人认为他只钻研业务,不过问政治,不宜担任领导工作。陈海玫深入群众,多方考察,纠正了这种偏见,果断地提任他为室主任。这位同志上任后,工作很有起色,也会做人的思想工作。
陈海玫到站工作两年,监测站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所以,监测站的同志告诉记者,他们既推荐陈海玫当局长,又舍不得放他走。
经过组织考察、测评、专业知识和情景模拟考试等前几轮的筛选,有幸参加论文答辩的“佼佼者”,只剩下十一个人了。
答辩开始了。主考、副主考及考评委员会的成员数十人,围案而坐,气氛庄严隆重。他们要集体对陈海玫进行面试了,这对正规大学毕业的陈海玫来说还是第一次。他落坐后稍稍镇定一下情绪,用十几分钟扼要概述了他的论文《浙江省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对策》的要点,接着,考官们的提问连珠炮似的向他射来。这天的主考、副主考及考评成员当中,有长期管环保工作的领导,也有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也专程赶来听取答辩。最后,考评委员们认为,问题提得有水平,陈海玫的答辩也有水平。在最后参加答辩的十一个人中,他的论文和答辩评分都高于别人,总分名列第一。
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陈海玫的考评总成绩,决定聘任他为省环保局局长,任期三年。这项决定已得到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