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实行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5版()
专栏:

实行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育龙
当前,贫困落后地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发展速度问题。
目前,许多贫困落后的地区深感到要脱贫致富,没有文化不行,因此有了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热情很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所制约的。在这些地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难度比较大:一是教育经费少,办学条件差;二是师资缺乏,素质不高。因此,如何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把革命精神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就特别重要。现在有不少贫困落后的县,订计划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限定在1995年,谁也不甘落后。至于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如何,却缺乏科学的论证,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有些地方虽然也算了细账,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多少经费、校舍和教师,但是这些都没有落实,不能兑现。这样的计划就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为普及而普及。因此,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把速度放慢一点,讲求实实在在的效益,否则,有名无实,只能是自己糊弄自己。过去,我们吃这样的亏已经不少。前些年,有的县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搞普及升格,初中和农中广布摊点,摊子越铺越大,小学在师资、经费、设备等各方面都被初中给挤了,结果中小学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这个教训值得记取。
二、办学方向问题。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首先必须为脱贫致富服务,离开这点,就要走偏方向。当前,许多贫困落后地区的普通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通教育只为升学、“跳农门”服务。而这些地区由于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实际能升学的为数很少。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升学又无一技之长,回家不能为脱贫致富效力,这就挫伤了群众办学和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服务方向。贫困落后地区当然也需要高、中级技术人才,但当前最紧缺的还是初级技术人才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者。因此,在贫困落后地区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把实施义务教育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样做,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起发展高级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师资、教材还是设备,困难也都比较好解决。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了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就能为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贡献力量。群众看到了实际效益,就能大大激发办教育的积极性。
总之,迈实步,为致富,应该是贫困落后地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两个重要指导思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