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家长要培养儿童多种兴趣爱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5版()
专栏:

家长要培养儿童多种兴趣爱好
陈鹏飞
现在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希望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有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我们邻居的女主人不知听谁说,现在剧团里很缺男舞蹈演员,她觉得自己的儿子眉清目秀是块好材料,于是四处奔走托人,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一个“艺术夜校”学舞蹈。无奈孩子性格内向,对舞蹈兴趣不大。虽然每天早晚被督促着压腿下腰,终是进步不大。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的,不少人只是按自己的意愿,过早地对儿童进行专门训练,为了孩子“不分闲心”,还常常限制他们游戏、读书、交往,甚至剥夺他们看电视的乐趣。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感到压抑、表现出厌烦和反感。
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兴趣面广,好奇心重、创造欲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家长过早地规定儿童的发展方向,甚至事业前途,只是一厢情愿。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学科、各学派之间的知识已经互相渗透溶合,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能涉足任何尖端课题的。做家长的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大脑的信息贮存。这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前提。反之,过早地把孩子紧紧地束缚在特定的狭小圈子里,进行定向培养,会使他们信息贫乏,思路闭塞,难于通过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真正的天赋才能反倒会被窒息。个别家长采用粗暴的办法压制、强迫孩子参加学习或训练,对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更是十分有害。“棍头上出音乐家”(或是其他什么家)的论点,即使有个别例证,也不能不说是落后的教育方法。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方面。儿童十三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家长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如参观、游戏、绘画、故事、手工、种植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感触事物时具有灵活性和持续力,使他们逐渐形成智力、情绪、意志三者协调的实践能力。家长要特别注意鼓励儿童独立活动的愿望,维护孩子的热情和良好情绪。如果在孩子们提出幼稚离奇的想法,并跃跃欲试的时候,家长却给予嘲笑或训斥,他们创造力的萌芽就被掐掉了。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参加课外活动会影响学习成绩,大量的事实可以打消这种担心。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初等教育阶段,要完成对受教育者各项知识的启蒙任务,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还必须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作辅助。这些活动能使儿童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剩余精力得到发挥,使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不仅能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热情,而且在培养科学作风,提高思维和实践能力上都起着课堂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当然,儿童多种兴趣的培养是个复杂问题,除去一部分家长、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以外,在政策上、制度上也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关的理论研究也很不充分。但是可以相信,只要我们为之努力,并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