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普通教育的社会效益应受到重视——读先进人物报道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5版()
专栏:

普通教育的社会效益应受到重视
——读先进人物报道有感
余为骐
在全国各类报刊、电台上报道了大批先进人物。中、小学教师常把它们作为对学生进行理想纪律教育的活教材。但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典型材料大都只字不提那些先进人物是哪个中、小学毕业的。
普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倘若在一所学校的校史上能出现几个才华横溢的毕业生,的确是这所学校的光荣和骄傲。湖南一师和南开中学之所以成为闻名于世的学校,主要是由于它们造就了一批象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伟大人物。
当今教育界流传一种说法:“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普通教育的社会效益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得到论证,因而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估不能只凭一两次升学考试的成败,更重要的检验是学生走向社会后对四化的奉献。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70%取决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只占30%。但这样的结论现在很难为世人所承认,人们一般只重收获不见耕耘,看不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成才规律。倘若全国报刊、电台能在每年数以万计的典型人物报道中,提一提他们中、小学毕业的校名,给各地中、小学校提供人才成长的信息反馈,沟通普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渠道,帮助它们总结经验,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该是多么大的鼓舞和鞭策。这样,有利于改变一些中小学校“两眼盯住升学率,一心只想分数线”的状况,放眼于培养人才的大目标,把社会效益作为检验普通教育质量的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