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以户营为主发展家庭小草场、小牧场 四川一些地方出现草丰畜旺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8
第2版()
专栏:

以户营为主发展家庭小草场、小牧场
四川一些地方出现草丰畜旺新局面
本报讯 四川省以户营为主,发展家庭小草场、小牧场,一些地方开创了草丰、畜旺的新局面。全省现已种植人工草场九十八万多亩。
四川农区过去无种草的习惯,靠天然草和作物秸秆养畜,冬春饲草枯竭,牲畜掉膘死亡,限制了草食牲畜的发展和商品率的提高。从1979年起,四川根据一些专业户、专业大户家庭养殖场办得很有生气的情况,决定走户营为主、兴办家庭小草场、小牧场的路子。牧区实行户营为主的牧业生产责任制,草场和草山草坡落实到户,草场建设也实行户营为主。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人工种草养畜从牧区到内地、从山区到丘陵逐步发展到十三个地、市、州的一百二十四个县(区),占全省县(区)总数64.7%。据山区、丘陵地区调查,人工种草保存率均在85%以上,鲜草亩产比天然牧草高出几倍。在牧区、山区还积极推广粮草轮作、间作,做到粮草双丰收。开展人工种草,和缓了畜草矛盾,促进了草食牲畜的发展。起步早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通过人工种草、粮草轮作间作,各类牲畜连年全面增长,去年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2%以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人工种草养兔,长毛兔发展到上百万只,去年农民养兔人均增收一百元。各地涌现出一批种草养畜、脱贫致富的典型。
在开展人工种草中,各地很注意良种和技术传播。全省已建设草种田七万多亩,生产优良草种五十多万斤,加上进口牧草良种,基本满足了人工种草的需要。全省去年举办牧草栽培、管理、保护等技术培训班六百多期。 (尹汉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