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剖析典型事例 分清是非界限 贵阳市委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1版()
专栏:

剖析典型事例 分清是非界限
贵阳市委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新华社贵阳5月19日电 (记者周晓农)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贵阳市委和市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十四条区分搞活经济与不正之风政策界限,并直接剖析和处理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弄清事实,扶正压邪。花溪砖瓦厂厂长杨楷大胆改革,将一个连续亏损十六年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年年盈利的企业。由于杨楷在改革中坚持原则,没有满足厂里一名干部在调资及其爱人在分配工作问题上的无理要求,这个干部便编造了十四个问题诬告杨楷。经查实,这些“问题”全部是捏造和捕风捉影。为此,市里充分肯定了杨楷的改革成绩,同时将此事通报全市,并建议主管部门对搞诬告的干部作出严肃处理。
——对改革中一些作法有不同意见的,则既注意保护坚持改革的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又努力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完善管理办法。贵州无线电一厂去年将一部分设备、厂房承包给编余的八十八名职工,建立了两个独立核算的公司并开设了两个门市部。工厂因为减轻了负担,增利三十二万元;公司与门市部也获纯利十三万元,上交税金七万元。由于一些政策界限不清,有的部门认为工厂化大厂为小厂,偷漏了国家税款,弄得厂长很紧张。市领导首先肯定了贵州无线电一厂的作法是于国于民于厂都有利的改革之举,同时在纳税等问题上,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商定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对改革中确有失误的厂长、经理,既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又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市塑料公司经理李振东,担任公司经理期间,经营有方,使全市塑料行业实现了厂厂盈利,只是在串换紧俏物资和调剂资金使用上发生过违背政策的情况,为此李振东已作了自我批评。市里认为不能把某些前进中的问题看得过重,只要愿意改正就要信任,大胆使用,并在调整班子时,仍由李振东担任经理。
市委这些作法,帮助厂长、经理们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推动了全市改革的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