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放权要落实,不走回头路——福建五十五个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以后企业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1版()
专栏:述评

放权要落实,不走回头路
——福建五十五个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以后企业的变化
本报记者 张铭清
两年前,福建省五十五个厂长经理呼吁“给我们‘松绑’”,如今这些企业情况如何?
现在,我们向读者汇报:给企业下放了人权、财权、经营管理权之后,企业增加了活力、动力和压力。1984、1985连续两年,全省国营工业企业产值、利税、上缴利税同步增长10%以上。
福建电视机厂在全国上百家电视机厂中居中下水平,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需要厂长作出决策。原来没有决策权,等着“婆婆”拿主意,厂长林碧光有权以后,制订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抓质量建信誉,增产量夺市场,以应变求发展的战略思想形成了。1985年初,这个厂加快改革,搞活企业,以产品升级更新为中心,加速技术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完成了电视机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建立了黑白、彩色电视机和监视器兼容的生产线,年产综合能力达三十万台。1985年这个厂完成产值五千三百六十一万五千元,比上一年增长43%,实现税利五百九十一万七千元,比上一年增长138%。
现在,厂长有了厂长基金,有权使用企业提取的奖励基金。特别是在实行利改税之后,企业可以进行内部工资改革。福州电线厂实行承包责任制、浮动工资制、岗位和职务津贴,按月积分、以分计奖,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
企业增强的活力和动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去年,福州铅笔厂在木材市场放开和其他原辅材料提价,而作为学生用品的铅笔不能提价的情况下,承受着成本增加一百万元的压力。怎么办?铅笔厂利用“松绑”后企业的权力,修订了各车间的承包合同,提出“三个10%”为基数:即在人员不减,奖金不加的情况下产量比去年增加10%;或在产量不增,奖金不加的情况下,车间减员10%;或在产量、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奖金减少10%。三条路,由各车间任选一条。在选定承包形式后,厂部向车间放四权:车间有权自行组织生产和安排班次,有权任免班组长;有权决定工资浮动和奖励办法。
权放了,活力动力增加了,全厂上下在“改工艺、挖潜力、抠费用”上下功夫。终于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一千零八十八万元,实现利润一百八十五万元,上缴税利一百八十四万元。利润比上一年增长27.41%,增加的一百万元成本硬是消化在企业内部。
“松绑”放权既然是改革,决不会一路顺风。就在1984年底,厂长们松开手脚大干的时候,一些部门后悔不迭:给厂长们的权太大了。有的权还没有放下去,一些人就急急忙忙地往回收。1985年,省经委对全省二百零五家企业作了调查,竟发现有半数企业放权没有落实。省委省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放权要落实,不走回头路”。1985年4月,省政府在“松绑”放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又发了“关于进一步搞活企业的十条措施”,比一年前放权的七个文件又前进了一步。省政府要求各级经济领导机关和企业领导必须摆脱小生产思想的束缚,树立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观念,用发展商品生产的办法来管理经济,用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措施来搞活企业。有关部门要开展放权情况检查,解决“中梗阻”的问题,对不放权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如果说,1984年福建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放权松绑问题上突破的话,那末,1985年则是放权抓落实的一年。从厂长们要求松绑的呐喊到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民心党心不可逆转,通过今年的巩固、消化、补充、改善,以“松绑”放权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改革、放权使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产生了活力,为当前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奠定了基础。当年放权落实好的企业,今年率先发展横向联合,各种形式的企业群体相继建立。这些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又反过来促使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自己的职能,促使经济调节部门用经济手段改善宏观控制,从而加快了新旧体制交替的进程。这种“撞击反馈调节”对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化,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