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到群众中了解真情 稷山县委书记张世贤上任两个月走访了一百多个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2版()
专栏:

到群众中了解真情
稷山县委书记张世贤上任两个月走访了一百多个村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杨玉良报道:山西省稷山县县委书记张世贤上任后,轻装简行,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仅两个月时间,他就走访了一百一十多个村庄、六百多家农户,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使领导工作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
张世贤今年四十四岁,原任运城地区科委副主任。今年1月30日,他到稷山县上任的那天,把县委的日常工作交给了一位县委副书记,自己和一个干事下了乡。他们不按乡镇干部指点的路线跑。富村穷村都去,了解到许多真实可靠的情况。有一天,张世贤跑到路村乡刘家庄访问,当时正吃午饭,他走进一户农民家里,看到这户农民大人小孩在啃玉米面窝窝头,挨门访问了四户,户户吃的都是窝窝头,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便在这个村作了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到这个村90%的农民生活困难。这使他看到,虽然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仍有一小部分农民的生活有困难。他用这种办法了解到许多在一般情况下往往被忽视的问题。他们到全县边远的山庄窝铺进行调查。
在一个小山庄,张世贤看到不少农民住的是破房屋,盖的是开花被,心里一阵酸楚。他说:“我们把你们忘了,对不起乡亲们哪!”这个小山庄代表了一部分边远山区农村的实情。他产生了决心改变这种长期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张世贤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全县一百九十九个行政村,他跑了大部分。他把自己在农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向县委汇报。在报告里,他提出切实改变领导作风,促使全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案,提出了“扶志、扶本,发展生产”的扶贫方针。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