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我国有能力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清华大学开始成批培养博士并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3版()
专栏:

我国有能力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清华大学开始成批培养博士并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清华大学已经跨入成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阶段。从1981年建立学位制到现在,共有一千三百多人获得硕士学位、三十七人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校研究生达二千多人,其中博士生二百九十七人。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到本世纪末,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清华大学是一所设备、师资条件较好的老大学,该校领导认为,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培养高级人才方面多做贡献,这也是我国在独立自主道路上的一项历史任务。
1985年10月,经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在全国七十三个单位建立了一百零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清华大学被批准建立力学、电子学与通信等七个流动站,成为全国建站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已开始陆续接收校外博士进站工作。
清华大学是我国拥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专业数量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六十五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四十五个,拥有带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七十三名。研究生导师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中年导师比例近年来有很大提高。可供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不断增加,其中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实验室有分析中心、强度中心、材料中心、摩擦学中心等,为研究生完成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清华大学已经培养出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理论联系实际、有创造能力的工学博士。今年,清华大学在国际上已发表宣读的博士论文有十七篇,在国内已发表和宣读的有六十九篇。这些论文都是以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难题为攻关对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李广信在黄文熙教授指导下,取得了“土的三维本构关系的探讨与模型验证”的研究成果,答辩委员会认为已达到了国外著名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水平。焊接专业工学博士候纯孝在潘际銮教授指导下,研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的解理断裂机理及断裂判据”,论文选题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重视,一致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在该研究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是一篇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在焊接领域中具有开拓性的论文。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赵大壮,在吴良镛教授的指导下,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他把奥运会、亚运会建设和首都总体规划建设结合而成为一个城市发展中的连续体统一考虑,他的研究成果一旦被正式采用,可为国家节省数亿元的投资,经济效益很大。
从清华大学近几年来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发展,可以预料,到本世纪末,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是可以实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