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精简方可轻装 消肿才有活力 成都市属文化艺术团体体改一年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3版()
专栏:

精简方可轻装 消肿才有活力
成都市属文化艺术团体体改一年初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罗自苏报道:一年来,成都市直属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工作迈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他们的体会是:体改促进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体改给剧团带来了活力。
成都市属剧团共十二个,都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体改前,演职员总数为一千六百二十八人,其中因老弱病不能继续演出的有一百六十多人,因缺乏培养前途不宜继续演出的有四百多人。经常参加演出的人员为总数的60%左右,其中艺术骨干只占20%。十二个剧团有四十九位领导,五十岁以上的占66%。由于人员“又多又缺”,人浮于事,演出不景气,经济压力大,吃“大锅饭”的弊端突出,因此严重阻碍了艺术的发展。
精简人员是件困难的事。剧团体改领导小组在反复宣传教育之后,抓了调整领导班子和业务人员考核等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调整,领导成员精简到四十三人,平均年龄为四十四岁。演职员精简了三百五十人。由于安置工作细致合理,目前精简人员基本上都安心新的工作。
剧团队伍“消肿”轻装之后,加上在人事、经济方面扩大了自主权,艺术水平有所提高。在经费依然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剧团不仅坚持演出,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新排出五十九个剧(节)目,其中自己创作的有十二台,受到群众好评。成都市歌舞团去年新创作的一批舞剧、舞蹈在去年省民族民间舞蹈汇演中获奖。舞剧《鸣凤之死》于今年1月赴日本参加了第三届国际舞蹈比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