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台湾报纸刊登专访文章 介绍由大陆去台湾的两位老母亲的生活状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4版()
专栏:

台湾报纸刊登专访文章
介绍由大陆去台湾的两位老母亲的生活状况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台湾新生报》最近以《惊羡》为题发表周培瑛写的专访文章,介绍了近几年由大陆去台湾与亲人团聚的两位老母亲的生活状况。
八十九岁的汤丽华老太太是三年前由大陆经香港去台湾的。她的女儿姚宜瑛是台湾女作家,以往,母女分隔不得相见,她只能在家里抱着母亲的照片流泪。汤丽华老太太三年前赴香港与女儿见面,并随女儿前往台北,姚宜瑛的丈夫、孩子和老太太的侄子们一起到机场,跪在地上迎接老人家。姚宜瑛说:“那种久别重逢的场面,我不用说也可想象得到。可是,我不敢哭,我怕母亲年龄大了,看到女儿哭会激动,我一直忍……”
汤丽华老太太到了台北后,姚宜瑛的孩子对老太太好得很。姚宜瑛的丈夫也是。他们全心全意侍候老太太洗头、洗澡、换衣服。老太太初到台北时生活不适应,后来习惯了,吃自己想吃的,穿自己想穿的。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早上不大想起床,姚宜瑛也都由她。老太太喜欢读报、看书,姚宜瑛就订了很多书刊给母亲看。老太太牙口不好,姚宜瑛就每天张罗一些流质给母亲吃。姚宜瑛说:“我和母亲经过三十多年才重逢,实在太难得了。我感谢上天给我的厚赐,更感谢人世给我的一切。”
汤丽华老太太打算今年过大生日,姚宜瑛准备好好为母亲庆祝一番。
台湾作家邱七七的母亲——八十五岁的沈迪华老太太,是两年半前由大陆经香港去台湾的。她一到台湾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她性情开朗,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会自己缝衣服、做豆腐乳、炒菜、腌鱼、腌肉,还喜欢吃烤包米、牛肉干、硬蚕豆等硬的食品,饭也喜欢吃硬一点。
沈迪华老太太爱花,以前邱家的花没人管,沈老太太去后,每天侍弄,花才长得好。沈老太太爱漂亮,也不大注意小节,只要她喜欢的东西,就搬到自己房里看。
沈迪华老太太上过师范,喜欢写作。她到台湾两年多,前后写了五十多万字,现在重新改过、誊过,剩下十七万字。沈老太太写的是自己的传记,自己取名为《我这一世生活的流水帐》。后来有人愿意给她出书,改名为《一江春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