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民法通则》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9
第4版()
专栏:

《民法通则》讲话
顾昂然
十、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是民法的核心问题。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如果侵犯,侵权人、违约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使被侵权人的民事权益得到恢复或者得到赔偿。因此,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民法通则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两种情况,一是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债务;二是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例如,侵占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明权、发现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公民的名誉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侵害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一般讲,有过错的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民法通则还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例如,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有几种情况,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减轻民事责任:
第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天灾、战争等。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的一种自卫权利。为了使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和其他利益免受正在受到的不法侵害,采取正确适当的防卫措施,是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因此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是在遇到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避险行为。如轮船船长在航行中遇有危急情况,下令将部分货物投入大海,以保全船舶及旅客安全。但是,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造成损害或者违反合同,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民法通则对各种不同情况应当如何承担责任,做了规定:第一,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二,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民事责任。第三,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第四,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总结我国处理民事纠纷的经验,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排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根据情况采取上述适当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方式分别处理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规定侵权损害或者违约人承担民事责任,是使公民、法人被侵害的权利得到恢复或赔偿,达到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侵权人受到应有的教育,并教育他人自觉遵守法律,尊重别人权益。
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不仅民法要保护,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也要保护。例如,打架受伤,根据不同情况,有的可以采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方式;有的应当给以拘留的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又如,对他人进行诽谤,损害他人名誉的,根据不同情况,有的可以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民事方式;情况严重、构成诽谤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因为承担了民事责任,就代替行政、刑事处分。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