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把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办成经济实体 苏州增强对农业服务的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0
第2版()
专栏:

把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办成经济实体
苏州增强对农业服务的活力
本报讯 江苏省苏州市农村依托合作经济力量,把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办成经济实体,增强服务的实力和活力,逐步做到“机耕只收油费,灌溉只收电费,植保只收农药费,供种只收差价费”,走出了低偿优质服务的新路子。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后,苏州市农村原来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由行政指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化,并于1983年前后普遍办起了乡、村两级农业服务组织。但是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不高,多一项服务,农民就要多负担一份费用。为了既能搞好系列配套服务,又能减轻农民负担,该市农业服务组织在以主要精力搞好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搞好综合经营。有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销售的,有搞花卉苗木、养鸡、养鱼的,有办生活服务设施和搞运输的,也有办加工业的。目前全市一百六十多个乡镇农业服务公司和三千二百多个村级农业服务站,已分别有94%和30%搞起了综合经营,去年实现产值一亿零六百多万元,利润八百八十二万元,其中用于补贴农业服务的有三百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业服务的开展。
——稳定农业服务队伍。过去农技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的报酬主要靠国家补助和乡财政拨款,工资普遍低于务工农民,思想不稳定。实行综合经营后,可以提取一部分利润用于提高服务人员的工资报酬,从而稳定了人心。目前全市平均每个乡的农技员已达到七八十人。村一级基本做到村村有一个农技员,一个肥、药供应站,一支农机队伍和管水员队伍。
——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偿服务。目前该市农村多数地方为农民提供的灌溉、机耕、植保、良种等服务,一般只收取成本费,有的只收部分费用或全部免费。农民高兴地说:“我伲种田是花小本钱,得大实惠。”
——增强和改善自身的服务手段。过去这个市的乡、村两级农业服务装备基本上是靠乡村工业支援的。现在,许多乡、村服务组织都用自己综合经营的收入购买了机动喷雾机等农业机械和其他装备,还普遍开展了农技培训活动。
——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1985年有六十五个乡农业服务公司和部分村农业服务站开展了农副产品销售活动,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为了不断提高农业服务质量和防止喧宾夺主,苏州市在提倡农业服务组织办综合经营实体的过程中,注意强调两条原则:一是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立足服务办实体的观念;二是在具体做法上农技人员集中精力搞服务。
(郑太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