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借船过河” 发挥优势 安徽横向集资发展原材料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0
第2版()
专栏:

“借船过河” 发挥优势
安徽横向集资发展原材料工业
本报讯 怎样加快原材料工业发展步伐?安徽省的办法是:与加工业发达地区通力合作,联合开发,分享产品。
安徽的煤、铁、铜、硫、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许多在华东名列第一,而且集中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地区。而与安徽毗邻的江苏、浙江及上海市加工业发达,急需原材料,并且资金较宽裕。据此,安徽省采取“借船过河”,引进资金的方法加快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芜湖钢铁厂临近沿江铁矿带,发展前景广阔。安徽便主动与上海、江苏有关部门联营,在芜钢扩建一座三百立方米高炉,很快集资五千多万元,预计今年底可建成。采取同样办法,新建、改造了十多座水泥厂、大理石厂和硫铁矿。
为了欢迎各方合作,省政府制订了优惠政策。一般集资、联营项目都要等投产后才能分产品。安徽省打破常规,对急需原材料的投资者,先用自己的产品供应;在税收等方面,也尽量给予照顾。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安徽省引进外省市资金合办的原材料工业有五十多项,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每年能生产生铁七万吨,硫铁矿石十万吨,水泥三十万吨。1990年前,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增加水泥生产能力二百三十万吨,生铁四十万吨,硫铁矿六十万吨,相当于安徽省原有地方企业前三十年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总和。 (陈宝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