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对企业不能“松松绑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2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对企业不能“松松绑绑”
程英
宋北方被免职一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读者纷纷投书本报,议论最多、感受较深的是,当前企业自主权还不落实,企业想“腾飞”却难以“展翅”。
从目前情况看,除了一些“换牌”的行政性公司与企业争权外,主要是企业主管部门的某些领导人对扩大企业自主权缺乏正确的认识,放权不积极。有的从中作梗搞“截留”;有的虚放实揽;有的搬出有关条文,按自己的错误理解给企业下达收权“指令”。一些厂长反映,国家规定应给的权并未都到手,到手的权后来又收回了,到头来还是两个字——“无权”。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有关部门的领导习惯于用旧模式、老办法管企业,行政干预过多。“松绑松绑,松松绑绑”,企业的手脚仍旧被束缚得紧紧的。他们为什么不能开明些,放手些呢?据说是怕放开之后企业翅膀一硬就会“飞”掉。这实质上还是把企业当作部门所有物或地区所有物的旧观念在作怪。
企业活了有什么不好?在当前的横向联合中间,企业一旦放开手脚,就可以实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创造出过去所无法企及的巨大经济效益。可是,现在有些企业主管部门却唯恐企业“腾飞”后自己丢掉手中的权和利。他们宁愿把企业攥得死死的,瘦得象根“骨头”,也不愿撒开手,让企业发展壮大。这种作法与放开搞活是背道而驰的。其实放权给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企业富起来了,不照样是社会主义中国的财富吗?与其攥住权啃骨头,为什么不放开手“吃肉”呢?希望那些至今还不够开明的某些主管部门,还是放手让企业“腾飞”吧,它是不会飞出中华大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