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从顺德鱼塘到广州鱼档——粤行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3
第2版()
专栏:

从顺德鱼塘到广州鱼档
——粤行札记
本报记者 王天铎
广州的塘鱼供应,在集市贸易中已大有“暴满”之势。国营场店的主导作用则仍然“稳操胜券”。去年每人已吃到三十二公斤鱼,又多是广州人最爱吃的鲩鱼。全市光注册登记的个体户鱼档就有一千多个。广东人买鱼是当天吃多少买多少,很讲究吃新鲜。这给广州的鱼档带来特有的场景:要头给头,要尾给尾,一律听便。再瞧那剖鱼把式,干净利落的刀工操作就象是艺术表演。广州人谈起菜篮子里的鱼,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便是“没得讲的”!
去鱼乡顺德看看,就会懂得广州人菜篮子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活蹦乱跳”的。
勒流区是顺德鱼乡中的鱼乡,到处是鱼塘。1985年和1978年相比,鱼塘水面基本相等,只扩大了十一亩,微不足道,单产和总产却都翻了一番多。在广州的销售量也跟着往上翻,占这个县总销售量的80%。
天是当年的天,塘是当年的塘,是怎样翻上来的?顺德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作了如下的解说:鱼乡如果继续吃“大锅饭”,城里人还想吃鱼?1980年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就大见成效,总产和单产分别提高了六成和五成多;1983年农牧渔业部和广东、顺德有关部门在顺德举办“珠江三角洲万亩联片高产试验”,1985年在全县推广,当年全县的总产和单产比1983年又分别提高了四五成。承包加科学,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工作配套,这就是翻番的奥秘。
但是,顺德的塘鱼毕竟是不会直接“游”到广州人的菜篮子里去的。由此就不难看出“放开”和“二郎神”(个体贩运户)的神通之广大了。由统购包销、经过派购余额自销,到1985年取消了派购,可以直来直去,这就使顺德塘鱼通过多渠道“游”进了广州市。
顺德塘鱼销往广州的渠道有五条:一是国营系统,约占销售量的20%。二是大集体,如农工商联合公司、供销社,约占销售量的15%,其中一部分又批售给鱼贩子。三是渔民联合起来,自产自销,每天用船直运广州,一部分售给宾馆、酒家完成订购合同,大部分就地议价出售。四是分散在本县各区、乡、村的个体运销户,各自用小船、摩托车、手扶拖拉机、自行车,也有租用汽车的,直运广州零售,或批售给广州坐地的鱼贩子。五是由广州直接去顺德的鱼贩子。有了这一条条渠道,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州的鱼档那么多了。
市政府专职务鱼的老刘同志很有风趣地对记者说:市场放开之后,塘鱼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新情况。过去,为了完成国庆节、春节这类大节的塘鱼供应,上面不得不派人下去,渔民们还奚落“追鱼的来啦!”塘鱼产销放开之后,“追鱼”的不见了,长年不变的淡季也一反常规。改革,使广州鱼跃人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