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在危机中求发展的勒阿弗尔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4
第6版()
专栏:法国通讯

在危机中求发展的勒阿弗尔港
新华社记者 吴葆璋 本报记者 马为民
谈到法国的海运业,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它的南方门户——马赛港。在勒阿弗尔港的三天参观扩大了我们的眼界:法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原来在这里。如果按吞吐货物的总价值排列,它居然还在马赛之上。
勒阿弗尔海港地处大西洋与北海之间的咽喉要道,扼塞纳河口,与英伦三岛隔英吉利海峡遥遥相望,可称法国的北方门户。
勒阿弗尔是座古城,也是座新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17年(我国明正德末年)修建的这座港口原是军商两用港。十九世纪初年,勒阿弗尔港开始以商港闻名于世。第二次大战期间,勒阿弗尔蒙受了空前的劫难,港口的大部分和市区的一半被摧毁。战后经过重建,勒阿弗尔才从废墟上站起,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国的货轮和客船。直到1964年,城市的重建工程才最后结束。
勒阿弗尔的兴衰一直跟世界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战后法国的恢复和重建,特别是六十年代西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勒阿弗尔的港务、工商业、船舶修理业和市政建设再度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港口的年吞吐量一度高达五千万吨以上。然而,好景不长,七十年代中期爆发的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西方经济危机,使勒阿弗尔港面临着严峻考验。
过去,勒阿弗尔是法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港口。来自北海和海湾的石油占港口货运量的80%以上。1972年,为了进一步发展石油运输,勒阿弗尔港在原有的九个油轮泊位外又兴建了设有两个泊位的石油码头。勒阿弗尔自治港商业开发部主任克尔内洛夫不无遗憾地说:“港口的发展计划是根据1967年的一项经济预测决定的。当时,专家们认为,勒阿弗尔港进口石油的总量将增加到一亿五千万吨。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目前每年石油的实际进口量仅有两千八百万吨左右。1974年至1984年的十年间,石油进口减少了四千万吨。”
石油进口骤减给勒阿弗尔港造成的损失是不难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港务当局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下决心适应这一变化。出路在于改变港口货运结构,从严重依赖石油运输向港运多样化发展,可是,从主要装卸一种货物到装卸多种多样的货物,涉及到从设备到组织管理乃至人员培训等一整套转产工作。
发展应用煤炭或其他能源以实现能源多样化是法国政府在石油危机冲击下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为适应这一政策,勒阿弗尔港于1978年设立了第二座矿石装卸泊位,每个泊位可以接纳载重十七万吨的货轮,为了进一步扩大固体散装货的进口,一座多种类散装货装卸中心于1985年由总理剪彩投入使用。
经过多方面努力,勒阿弗尔港年货运量重升到四千万到五千万吨以上,贸易额翻了一番,进出口货值跃居全国首位;石油以外的货运量从一千五百万吨增长到两千九百万吨,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勒阿弗尔已发展为法国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
现在仅四十吨以上的龙门吊就有十四台,勒阿弗尔港66%的杂品运输已实现了集装箱化。港口与铁路、公路、内河相连的运输工具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此外,八十年代初还在港口大运河内兴建了一座滚装船装卸中心。
港口的繁荣在于加快装卸运输货物速度和效率。勒阿弗尔港于1982年和1983年分别启用了两套电脑系统,大大加快了办理海关手续和各种港务的速度。这两套电脑系统与信号塔的信息中心相连。港口在来船抵达前一个月便把各种技术资料传达给有关部门。船进港后,各接待单位就可以按照严格的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工作。
工业改组和企业转产都需要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1985年刚刚开学的勒阿弗尔大学是根据一项关于就业市场的调查创办的。勒阿弗尔自治港主任参加大学的领导工作,而大学校长也在自治港董事会任职。自治港的许多干部都是勒阿弗尔高等商业学校的毕业生。
在危机中求发展的勒阿弗尔市始终感到棘手的问题是就业。市长杜罗梅阿说,这是该市面临的首要问题。勒阿弗尔自治港除外,全市的失业率为14%,远在全国平均失业率之上。自治港由于采取了提前退休和建立新的就业岗位,失业问题并不突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