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为人作嫁苦亦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5
第7版()
专栏:

为人作嫁苦亦甘
梅影
编辑苦吗?为人作嫁、披沙拣金,应当说有苦有累。但作为一个编辑,我也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每当我编的书问世,读者说得几声“好”,书店门市部不几日就抢购完了,那种喜悦之情,就象缝衣匠全力以赴做了一件嫁衣,新娘穿在身上,世人夸那新娘美丽,缝衣匠也绽开了笑颜一样。
但这缝衣匠的辛劳,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有人说,书稿嘛,是作家写的,译者翻的,编辑只是标标字体,改改简化字罢了。人们也许认为如今作者都是名家,其著译稿已是字字珠玑,用不着你再字斟句酌,润色加工了。一位友人甚至说,有个初中文化,就可以干编辑了。
我作嫁衣多年,两鬓都让这针线功夫给染白了,自知这作嫁衣辛劳的个中三昧,颇有感触。
随着文化的兴盛,著译者的队伍日益扩大,投来的书稿也与日俱增。这样,一个编辑便得从三五本以至上十本书稿中去比较,去选择,发现那一本较好或最好的书稿。每日里埋头在书稿的大海里捞针。也许有人说,有的放矢嘛,去约名家写吧,何必花费许多无效劳动?他哪里知道:一,投稿得有人看,这是对作者负责;二,光是把眼睛盯着名家,不注意从更大的作者群中发现“未来的名家”,名家岂不后继无人么?我是个处理翻译作品的编辑,我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译者应当有两支笔:一支汉语,一支外文。两支笔兼而有之的名家固然不少,但从全局看,只有支把笔或一支半笔的作者毕竟是这支队伍的主体,编辑人员是无法也不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的。
就说标标字体、改改繁体字的技术性工作吧,这也是不胜其烦的。读者哪知道编辑的头发都白在这上面了哇。一本书稿首先得通读一遍,决定取舍,然后加工润色。左一改,右一改,书稿不符合“齐、洁、实”的要求,印刷厂不要,又得找人誊正。誊一次,编辑又得十几万字、几十万字地看一次;誊两次(有时只是因为作者不是一个人,用的稿纸规格没有统一,印刷厂也要你誊正),编辑还得看两遍。而誊稿人中工于文字的又不多,留下的一些差错还得让编辑解决。
书稿发排后,清样送来了,规定你一定时间看完,这可不象看小说那样轻松。差错就象精灵,一下就在你眼皮底下滑过去了。你要稍有大意,书出来后,就会留下那么几处、几十处遗憾。典故没核对,出处未查明,注释有残缺,当编辑的也得代办。
有时遇到不愉快的事,你也得领受。编辑花大功夫在原稿中加工求准、润色求精了,知情的著译者体谅你,领你的情。但也确实有人自恃才高名重,不同你很好地合作,甚至说编辑工作只能是剪刀加浆糊,标标字体。
其实,社会对一个编辑的要求,何尝不是希望他能耐大大的,又能看稿,又能著译?自从编辑成了一门职业,多少有名的作家不就是从编辑起家,或者既是作家又是编辑吗?编辑队伍在更新、充实的过程中,有的暂时还缺乏一个编辑应有的高水平,这是现实,也是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但是编辑工作作为一门特殊的事业,需要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作风,需要任劳任怨、皓首穷经的态度,编辑工作在文化建设上不可轻视。
现在,有的出版物上把“责任编辑”的名字加署在版权页上,以示对作嫁衣者的重视;作品获奖了,责任编辑的名字也提一提。其实,作嫁衣者从来都不善于计较嫁衣的工价,而是但得新人添姿色,一片苦心已报酬。我还是说,为他人作嫁衣裳,其乐无穷;为人梯者,其福莫大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