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童年的魅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5
第8版()
专栏:

童年的魅力
何启治
在漳州繁华的延安北路,有一个绿树掩映、四处弥漫花香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女排起步腾飞的地方——漳州体育训练基地。
基地办公室主任是个年轻人,一头乌黑的寸发,显得很精神。他首先领我们到基地的展览室。通过介绍和照片等资料,我们得知基地草创于周恩来总理号召“要把体育运动重新搞上去”的1972年。那时候,基地只有匆忙搭盖起的竹棚训练馆,女排姑娘们每天都从借住的龙溪地区财贸干校步行二里多路到这里进行冬训。
展厅里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特别引人注目:撩起的纱帐里,一位健壮的姑娘侧身仰卧着,平伸着左腿,医生从手术搪瓷盆中拿起镊子,为姑娘伤口消毒并清除残存在伤口中的泥沙;医生的眼神充满怜爱,姑娘却是一脸的坚毅。
这幅照片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中国女排艰苦奋斗的年代。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她们如何在泥沙地面的竹棚训练馆中摸爬滚打,仿佛闻到她们混杂着南国花香的汗水味儿!
如今,基地已经初步建成。这里有一座拥有三百多个床位的运动员宿舍楼,有三座宽敞的排球训练馆,一座身体素质训练房以及大小餐厅等生活设施。但比起先进国家,我们的排球训练条件还有相当差距。如身体素质训练房中的下肢负重器、步频器和电子摸高器等都比较陈旧,手腕练习架、天梯、仰卧下肢训练架、关节练习架、平衡器官练习架和脚踏滚轮架等都还是基地职工利用废旧材料制造的。
设备有待更新,场地尚待扩建。为适应发展需要,基地正准备新建一座四千六百四十平方米的新型排球训练比赛馆,兴建温泉游泳池、桑那浴室、水疗室以至排球信息中心等设施。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我们又到第一馆参观了上海少年队和山东少年队的技术测试训练。上海队的小姑娘集中在场地的一角,或做起蹲动作,或轻轻蹦跳,甩动手臂,个个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对面,六个山东队的小姑娘已经站好位置,神情专注地准备迎接对方发球。还有那站在球场外面的一群(据说一位十五岁的小姑娘身高竟有一点九一米),也不甘人后,跃跃欲试。裁判一声哨响,站在发球位置上的上海姑娘便一个上手飘球猛砸过去。这球落点很刁,对方鱼跃救球,摔倒在地,球儿飞出了场外。上海队全体一声大喊,真如千军万马。另一位姑娘发球,球儿象平射炮弹似地撞在网上,旋即落地。山东队全体便也以牙还牙地猛喝一声“呀——”,犹如满地滚雷。
一次又一次的扑救,一声又一声的呐喊,真使我们这群参观者热血沸腾。
训练馆外面,玉兰、米兰、夜来香、扶桑、一品红等花木丛立队列,芒果、香蕉、龙眼、菠萝蜜等杂错其间,真是色彩缤纷,花果飘香。我蓦然想起,这里的年平均温度是二十一度,无霜期竟有三百天!
和年轻的办公室主任握手告别时,我说:“你们这儿是中国女排的摇篮,我们《当代》发表过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也曾为女排的胜利呐喊助威,咱们可是有点缘份呐。”他爽朗地笑了:“可不是吗,让咱们继续配合吧。”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女排已从稚嫩的童年走向成熟,但她们胜利的起点却在漳州。马克思说过: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显示出“永久的魅力。”人类如此,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个战斗的集体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女排的童年所展示的美好的品质和情愫,在她成长为巨人的时候仍然是深具动人的魅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