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面临困难的非洲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6
第7版()
专栏:

面临困难的非洲农业
林叶 张祝基
以农业为主的非洲经济近几年来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突出的两个问题是粮食危机和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
非洲国家严重缺粮。大多数非洲国家独立后,人口增长很快,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商品粮。粮食的种植面积虽有扩大,但农业生产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非洲的灌溉面积仅占其耕地面积的1.8%,平均每七百七十八公顷耕地才拥有一台拖拉机,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十公斤,仅相当于世界平均用量的八分之一。粮食生产水平很低。1981年非洲粮食收成最好时,每公顷产量才一千零五十五公斤,而全世界平均产量每公顷为二千二百三十三公斤。七十年代,非洲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9%,而谷物平均每年只增长2%,薯类平均每年增长0.7%,豆类则出现负增长。十年中,非洲按人口平均的粮食消费水平下降了10%。
进入八十年代,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三四年的干旱和虫害,粮食连年减产,1984年谷物产量为六千一百七十万吨,比1981年减产一千七百万吨。1985年初,非洲有二十二个国家严重缺粮,约有一亿五千万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之中,三分之一的学龄前儿童因营养不良而濒临死亡,近千万灾民被迫逃荒。1985年下半年,旱情缓解,粮食增产,谷物产量达到八千三百多万吨,但今年仍然需要进口八百五十万吨粮食,其中大约三百三十万吨需靠粮食援助来满足。苏丹、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六国一千八百多万人继续受到饥饿的威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少,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长期没有改善;乱砍滥伐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向城市集中;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农业结构的不合理;大旱、政局不稳和政策失当等等。
非洲农业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农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使非洲的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打击。经济作物产品的出口价格下跌,仅可可豆一项的出口收入就从1980年的二十一亿美元减少到1983年的十一亿美元。据粮农组织统计,1980年非洲的农产品(包括林、牧、渔业产品)出口收入为一百六十亿美元,到1984年减少为一百一十七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价格同工业品进口价格相比,在八十年代的头五年中,平均每年下降4%。非洲国家外汇收入减少,不得不削减进口,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也随之逐年减少,这更加重了农业的危机。1980年非洲进口粮食二千万吨,到1984年达三千二百多万吨,仅这项购粮所花外汇开支每年就在五十亿美元以上。
非洲国家为振兴农业,从1976年以来,先后通过了《弗里敦宣言》、“拉各斯行动计划”、《哈拉雷宣言》等。1985年非统第二十一届首脑会议通过了1986—1990年非洲经济恢复优先方案,强调要发展农业,加速执行“拉各斯行动计划”。非洲国家还提出复兴非洲农业方案,建议建立有效的粮食早期警报系统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安排;开发土地资源、改良土壤、发展畜牧业、逐步实行机械化;开展植树造林防治干旱和沙漠化;把农业投资比重提高到占国民经济支出的20%—25%;改善经济资源的管理、实行价格政策的改革等。非洲国家除自己筹措资金以外,要求国际社会在1986至1990年内提供三百四十多亿美元的援助。非洲国家还要求发达国家减轻直至取消其贸易保护主义,减免日益增长的债务负担,并提供有效的技术援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