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对温州经济发展的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7
第2版()
专栏:

对温州经济发展的探索
温州市市长 卢声亮
 温州市是浙江南部的一个中心城市,共有六百二十万人口,其中市区人口五十一万。近几年来经济迅速发展,1985年,工业产值达到三十二点七亿元,农业产值二十五点一亿元,财政收入三点九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一点三倍、一点二倍和一点三三倍。温州经济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情况的路子。
温州经济与苏南、浙北经济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各种经济成份的构成上,集体和个体经济的比重大;二是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流通有力地带动生产。
多种所有制形式蓬勃发展
温州市从实际情况出发,贯彻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迎来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蓬勃发展的局面。其中,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兴旺,构成温州经济的重要特点。
除了农业以家庭承包为基本形式以外,在温州市的工业中,以1985年总产值构成为例,全民产值占18.43%,集体产值占70.17%,个体产值占12.4%,如果把“挂户”(所谓“挂户”,是指一部分家庭工业户,银行没有户头,自身没有字号,因此依托在乡镇企业上,除交管理费外,完全独立经营)计入个体经济,则集体占54.1%,个体占30%。在个体工业中,又以农村的家庭工业为主体。
家庭工业是温州农村经济一大支柱,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目前共有十三万户,从业人员四十万人,产值达十亿元,并已形成十来个专业商品生产基地,如苍南县宜山区的腈纶纺织品,金乡区的徽章、塑片、红膜产品,永嘉县桥头镇的钮扣,江北乡的阀门等生产基地。这些商品生产基地的原材料主要取自全国各地的废旧边脚料与普通材料,成品又推销到各地,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这种生产经营,别的地方往往是在城市街道进行,而温州则大部分在农村与集镇、小部分在城市居民区生产。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住房就是厂房,家人就是工人,资金也不分是消费基金,还是生产基金。
在集体工业中,除原有的手工业集体企业与社队集体企业外,这几年,城市街道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1985年,市区的鹿城区街道企业发展到一千三百九十四家,职工三万余人,产值达四亿元。他们自筹资金,自找门路,自己管理,自负盈亏,充分体现了经营的自主性,发挥了较大的灵活性。此外,农村还出现了一部分联户企业。
市场配套成龙带动生产
这几年,温州市场的活跃是历史上少见的,而且各种市场成龙配套,有力地带动生产的发展。
一是商品市场。家庭工业与街道、乡镇工业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和推销种类繁多的制成品,而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又担负不了,就靠十万个购销专业户,以及部分街道、乡镇企业购销员奔赴全国各地,形成巨大的交易渠道,“腿”长灵活,买卖兴隆。一些全国有名的小商品集散市场就出现在温州。如永嘉县桥头钮扣市场,有摊户七百多个,年成交额达八千多万元,共经营钮扣十二大类一千三百多种,有几千人到各地三百多家工厂采购钮扣,另有成万人到全国各省推销钮扣。钮扣市场的形成带动了生产。桥头本来不生产钮扣,现在已有20%的钮扣自产了。温州其它专业商品生产基地也有同样的情况,即先有商业,后有工业。温州的家庭工业与街道工业如果没有庞大的购销队伍为其服务,是不能存在的。消费品流通也是多渠道的。温州1985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营占27%,供销社占19%,合作商店占27%,个体商业占26%左右。他们分头到全国各地采购日用品与副食品,因此,温州市场上吃、穿、用等商品应有尽有,尤以“夜市”最具吸引力。目前,温州城乡共有四百来个专业性与综合性的交易市场。
二是资金市场。发展集体、个体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除银行、信用社贷款外,民间信贷占很大比重。据调查,集体、个体企业的自有资金约占30%,银行信用社贷款约占34%,民间信贷约占36%。民间信贷有私人拆借的,也有民间互助性质的。由于资金供不应求,民间信贷利率较高。为了吸收存款,全市有56.8%的信用社实行浮动利率。
三是技术市场。技术有偿转让在企业之间与个人之间早已实行。现在,市、县都有技术转让中心。
四是信息市场。温州市区有个东方信息服务社,由二十来个青年组成,订二百四十多份报刊,摘编各种经济信息,每旬出一期《全国二百四十家报纸信息分类汇检资料》,向企业和个体户有偿提供。苍南县金乡镇有个信息专业户,订了九十八份报纸,整理成信息资料,年业务收入竟达十五万元。乐清县柳市有个“信息大王”,把电器产品拍成照片,写上说明,编成目录出售。这样的信息专业户很多。
五是劳务市场。为了帮助集体、个体企业解决运输困难,“托运站”到处出现。在生活服务方面,市区有个大同巷生活服务社,他们为市民介绍保姆,代叫修理工,大大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活力源于正确方针和求实态度
温州市目前这种经济格局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方针,同时,又有其符合本地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客观依据。
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固定资产是城市的主要生产资料。温州农村人均耕地(包括梯田、旱地)仅四点五分,人多地少的问题非常突出。城市则是人多工厂少。这里“五十年代是前线,六十年代是火线(指“文革”中的武斗)”,基本建设投资很少,工业基础差,容纳劳动力很有限。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问题,严峻地摆在政府和群众面前。
另一方面,温州历来就有农民农闲经商与外出务工的习惯,是个有名的手工业城市。目前全市有二十七万个能工巧匠,在全国各地开矿、建房、弹棉花、做衣服、修鞋子等。这些又是发展小商品生产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但是,如果只有客观上的需要与可能,而没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可能性就不能变为现实性。过去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不务正业”,“弃农经商”,“地下工厂”,“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满天飞,一次又一次的“批判”、“斗争”,搞得“人心惶惶”,“民穷财尽”,不少人只好外出讨饭。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顺乎民心,得到贯彻落实,才使温州由乱变治,充满生机。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生产流通一起抓的方针,使群众的积极性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商品经济的活力在温州崭露头角。
经济日趋繁荣 人民生活改善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充分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温州的经济建设,解决了过去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扩大了就业门路。从1979年至1985年,温州农村的家庭工业共容纳了四十万个劳动力,加上为家庭工业服务的供销、运输、信息、饮食、服务的从业人员和到全国各地务工的人员,共有八九十万人找到了就业门路。现在劳动就业不找政府了。
2、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过去,温州发展速度经常落在全省后头,而近三年工业、农业、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国家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从1980年到1985年,全市财政收入平均每年递增18.2%。群众也较快富裕起来。全市农民去年人均收入四百四十七元,比1980年增长一点五倍。农民不仅吃饱穿暖,而且普遍建起新房,现在农村三层、四层楼房日渐增多。
4、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1983年以来,建制镇从二十四个发展到八十七个,搞了二百多个建设项目,如自来水工程、街道、公园、影剧院等,大多通过群众集资,改变了旧镇的面貌。苍南县龙港镇一年多就集资一点三亿元,建成了一个新镇。为建设这样的新镇和改造老镇街道,全市共集资四点五亿元。
在进一步改革中解决新问题
与任何事物一样,温州的商品经济有它的积极面,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个体经济量多面广,管理困难;某些小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某些企业之间职工收入相差较悬殊;不少家庭企业、小集体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积累,甚至分光吃净的现象,致使生产技术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等。应该看到,温州经济的积极面是本质、主流,消极面是前进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解决。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所要发展的商品经济就其总体来说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是有计划有控制的。”考虑到目前温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无疑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同样无疑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现在应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在贯彻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这个方针的过程中,对个体经济需要加强管理(特别是产品质量和税收),并通过提供服务,引导它们逐步联合起来;对集体经济,要注意巩固提高,特别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增加公共积累;对全民经济,则要进一步放宽搞活,并且增加投入,以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要运用税收及其他经济手段,调节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贯彻落实所有这些措施时,都必须善于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继续探索实施的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