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江滨又来钓鱼人——“吉化”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8
第2版()
专栏:

江滨又来钓鱼人
——“吉化”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纪事
本报记者 王政
不久前,我来到松花江畔的吉林市,人们喜形于色地告诉我说,松花江里现在有鱼了,江中又有了打鱼人,岸上又来了垂钓客。为此,我采访了近几年来在治理污染上取得很大成绩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从松花江有鱼变无鱼,又由无鱼到有鱼所经历的变化,看到了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取得的成绩。
(一)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坐落在江城——吉林市,它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化学工业基地。这家企业兴建之初根本就没有考虑控制污染的问题,三废直接排入大江、大气和堆放在大地上。十年浩劫期间,吉化的设备严重失修,到处跑、冒、滴、漏,整个企业乌烟瘴气,事故频繁发生。很多工人戴着防毒面具操作,穿着雨靴上班。有一次,氯乙烯泄漏引起爆炸,造成厂房倒塌,三人死亡,二十多人受伤,工人上班象坐在火山口上。这些年来,“吉化”公司一直是污染松花江的主要污染源。
1977年,“吉化”领导班子调整后,领导看到职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产,心里十分不安,提出了防治环境污染,创无泄漏工厂的奋斗目标。他们首先消除跑、冒、滴、漏,从防治污染最现实也最经济的途径入手。电石厂是全公司跑、冒、滴、漏最严重的单位,消除跑、冒、滴、漏也就首当其冲。他们把喷火冒烟的焦炉治得不喷火、不冒烟,被冶金系统命名为红旗焦炉。电石厂率先成了全公司第一个无泄漏工厂,接着化肥厂、染料厂也成为无泄漏厂。现在,全公司已有十二个无泄漏厂,十九个文明生产单位,设备完好率达到97%以上。全公司有二百六十多万泄漏点,国家规定泄漏率为千分之零点五,实际泄漏率做到了千分之零点三。工人也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心情愉快地工作了。
(二)
治理跑、冒、滴、漏成绩显著,可松花江两岸的居民对“吉化”依然不满意,要求彻底治理污染的愿望十分强烈。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事很重视,要求“指定专人办理”,限期解决吉化环境污染问题。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三令五申督促他们,化工部让他们检查:“是否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了污染的严重性,是否把治理污染、改善松花江水质摆在了首位”。同时,化工部还要求所属重点企业,吸取“吉化”的教训,引起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的主要领导分析情况,认为吉化防治污染虽然解决了跑、冒、滴、漏的问题,但迈出的只是第一步。全公司有害废水达二百多股,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江,随着生产的发展,排放量日增。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决心加快根治吉化的环境污染,让松花江两岸人民满意。
建设好综合污水处理场,是加快防治吉化污染的根本性措施。目前,“吉化”的污水处理场是全国工交系统最大的污水处理场。它每小时能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八千吨,每天处理废水十九万二千吨,大于吉化当前废水总量。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场,再用各种方法处理,使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后再入江。这是一项相当庞大的工程,国家拨给的资金不够用,他们就自筹。在人力方面,动用一切可以动员起来的力量。吉化化工研究所把有关污水场的科研课题列为重点课题,按时拿出了研究成果。上下齐努力,终于使这项工程圆满竣工。
有些由于工艺落后造成的污染,不是建污水处理场能解决的,公司又突破重重困难改变了生产工艺,把两个用汞法生产的产品改用非汞法生产,从此,不再向松花江里排汞。一个用铁粉生产的产品,改用加氢办法生产,铁粉的严重污染问题也解决了。
“吉化”环境面貌大变,1985年成了松花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先进单位。1985年春天,国家有关部门派人到吉林市检查松花江的水质,检查结果,这段水质合乎国家要求。这说明吉化的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现实也告诫人们:要恢复松花江全江水质好的面貌,让松花江再现往日优美的风采,还需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沿江两岸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把环境保护当作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业来抓。只有这样,松花江全流域才会出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尾斜”的优美环境。
人们在期待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