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革命加做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8
第8版()
专栏:

“革命加做官”
谢云
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说过:“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真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啊!这段话,使我又想起《新星》里的顾荣。顾荣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一个严重的官僚主义者,还是一个善耍权术的政客,抑或是一个蜕化变质分子?这些帽子的尺寸,似乎都不完全合乎顾荣的脑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在四化建设的道路上,他决不是一个拉车前行的好手,而成了一块绊脚石。那么,他是如何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
小说提供了一个概略。顾荣1945年参加革命时,“也是个蓬蓬勃勃的楞头青”,“几十年来,历经运动,用他的话讲,正面经验、反面教训他都有”,“他总算了解了中国国情,真正懂得了主观要符合客观”,“现在,他有了一整套习惯性的经验,有着一整套政治上的章法和条件反射”。顾荣的“官”做得不算很大,但他走的却正是这样一条路。他不是被某一颗糖衣炮弹所突然击中,而是在各种病菌的不断侵袭下,日积月累地慢性中毒的。自然,我们可以责备顾荣放松了对自己的改造,但决不能忽视几十年来客观的社会存在——这个最了不起的雕塑家,一方面,它塑造了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党的优秀干部;同时另一方面也雕刻出顾荣这样的人物。顾荣的悲剧在于:他没有用自己的手去改造这位了不起的雕塑家的消极的一面,而是让它的消极面塑造了自己。
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封建意识和习惯势力,资产阶级思想,不够正常的政治生活,频繁的政治运动,执政党的党员干部的地位……,这就是顾荣几十年来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存在(自然也有党的教育,等等)。而其中,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地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权力,尤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这也是陈云同志早就说过的。当然,执政党的地位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也不至于愚蠢到去埋怨这种地位,但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事实:这种地位使我们变得更强有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危险。而顾荣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于是那“强有力”,对于他便只是增加了“危险”的严重性。
李向南不管前面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不管要经历怎样的险阻曲折,我相信他终究将踏平荆棘,跨越激流,翻过峭壁,走向胜利,因为他有着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但以后,他会怎样呢?他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顾荣呢?坦率地说,我不能无所担心。因为把顾荣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各种不利因素,现在虽然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在改变,有些却基本如故,而且有些还有发展(例如不正之风的猖獗)。而从电视剧所提供的情况来看,李向南对此似乎并没有足够的清醒认识。他的民主作风和发挥集体智慧似乎也颇为欠缺,工作魄力与独断专行毕竟有原则区别。
民主是抵御各种病菌的防腐剂,而权力只有同民主结伴而行,才能防止滑向腐败。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我想,这该是李向南们和一切致力于我们改革事业的人们时刻萦绕在心,并不断地付诸实践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