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乐为老年人搭“鹊桥”——访南京市白下区老人婚姻介绍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30
第4版()
专栏:

乐为老年人搭“鹊桥”
——访南京市白下区老人婚姻介绍所
冉阿丽 涂学能
最近,我们慕名来到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老年人婚姻介绍所采访。
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陈侠所长,两鬓斑白,一件蓝色工作服罩住他微弯的身躯。1970年,因患类风湿而从沈阳空军某部离休后,他一直在街道办事处负责党、团工作。1980年,区里开办青年、军人婚姻介绍所,他成了一名尽心尽责的“月下老人”。
去年9月的一天,陈侠正处理着大男大女们的信件,一位衣着不整的老人迟疑地走进门来。一番交心后,他向陈侠倾吐了久藏心底的秘密。
他是一名丧偶的高级工程师,七十一岁,已离职休息,儿女们都不在身边。政府关怀他,分给他两室一厅的住房;儿女孝敬他,逢年过节回宁探望。在外人看来,他是幸福的,体面的职称,优厚的待遇,孝顺的子孙,该知足了。一个古稀老人还苛求什么呢?
其实,他心里也有难言的苦楚:他思念故去的老伴,缅怀“先走”的亲朋;他渴望身边有一个互相体贴的伴侣,进行感情上的濡养交流。这种需求,爱他的儿女无法给予;关怀他的社会也难以满足。满堂的电器只能增加他的劳动量,宽敞的住房只能给他带来寂寞感。
丰富的市场,他无心光顾,更无意采购,面条是他一日三顿的主食;他宁可在大街上与匆匆而过的路人为伍,也不愿回富有而又空荡的家,他怕孤独……
听着,听着,陈侠的心颤抖了,他仿佛跟随眼前的老人,走进了一个被爱神遗忘的角落。于是,“白下区老人婚姻介绍所”的牌子挂出来了。
牌子好挂。可是人呢?房子呢?经费呢?
心里有团火,还怕凉水泼。场所:他们将青年、军人、老人婚姻介绍所“三合一”;人员:陈侠本人和另一退休女教师高静琴兼任;经费:从登记手续费中解决。在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区团委等单位的支持下,“老人婚姻介绍所”开张了。
报上报道,电台广播,引来不少老人登记,有工人,更多的是知识分子。他们中,有的是子女不在身边,“没个说话的人”;有的跟子女合不来,不愿一块过。每逢办公时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门庭若市,二十来平方米的房间,挤满了人。
“老人恋爱自有老人的方式,不象青年人那样疙疙瘩瘩的。条件宽,速度快,婚后感情好。”老陈讲到这儿,欣慰地笑了。
前几天,他随江苏省电视台的同志家访了再婚的老年夫妇。当他见到前面讲的那位工程师时,简直认不出来了。几周前,他与一位五十六岁的退休女工情投意合,组成家庭。站在面前的老人满脸喜气,一扫过去那种愁闷衰老之态,仿佛年轻了十岁。老年人婚姻介绍所的工作卓有成效。创办七个月来,有一百三十人来此登记,有十六对正在热恋中,有六对已结为夫妻。
与千千万万的孤老人相比,这个数字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这是一个多么难能可贵的开端啊!(附图片)
由武汉老龄科学研究所主办的老年婚姻介绍所今年三月建立以来,已有一百多位单身老人登记寻找伴侣。 新华社记者 唐大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