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我们”又怎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01
第5版()
专栏:

“我们”又怎样?!
谢云
读了萧乾同志的《“我”与“我们”》,很赞赏,一些朋友也很赞赏。文章不到五百字,反响却远胜于某些充塞了陈言套语的皇皇大文,似乎又一次说明:文不在长短,而贵在正确、言之有物而且切中时弊。
萧文自是直言谠论,但似乎言有未尽,也许是有意留了余地。这里我不揣鄙陋,也说一点意见,或者可以算是补充吧!
“我们”这个复数代名词,比起形单影只的“我”来,通常确实显得人多势众,令人望而生畏。其实是并不尽然的。天子和诸侯,自称朕、寡人、孤,他们从不借助于“们”字。但这个“我”,比起千千万万的“们”来,其力量和作用,不知要大多少倍。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以“我”的名义行事的,何尝借助于“们”字?因为这个“我”是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久远以前的事了,近一点的事不妨拿江青来做例子。十年内乱中,她固然常常借助“我们”来壮胆,但也不时只突出一个“我”字,有时还以“老娘”代之。不是有句名言吗:百家争鸣,一家作主,最后听江青的。在她的这个“我”字面前,再多的“我们”也只等于零,这也因为她手里有权。可见,问题并不全在于自称“我”或“我们”,而在于这个“我”或“我们”的手里,是否有权力,以及是否把这种权力作为砝码,施加于学术讨论和争鸣的天平。
至于“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比起单纯的“我们”来,自然要更加堂皇,但如果没有权力的支撑,这个萧乾同志文章中称之为好象以“本庭”名义宣读的判决书依然只是一纸空文,因为它不但无力执行自己的判决,甚至也无法阻止被判决者即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这个“本庭”的名义,来宣读对自己的判词。所以“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云云,虽然貌似居高临下,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架势,并不等于真的“占了高地”。
自然,我是赞成萧乾同志的意见的,在学术讨论和争鸣的文字中,如果署名的只是一个人,便不要用“我们”而用“我”,因为这才名实相符。也不需时时自称“马克思主义者”,因为这要看实际,而不能靠自己以为如何来确定。马克思本人曾经因为一些法国人自奉为“马克思主义者”,幽默而愤慨地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哩!在文章中只用“我”而不轻易用“我们”,确实轻而易举,并有助于改进我们的学风。但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造成自由讨论和争辩的空气,至关重要的则是排除权力的干扰,彻底实现近几年提出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这,证之于历史和现实,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方面需要有权者生大觉悟,发大宏愿,下大决心;同时也需要无权可用者的勇气和毅力,还需要报刊编辑部的胆略和见识。
在学术的竞技场上,人多势众和堂皇的旗帜,也象在体育比赛中一样,都起不了什么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实力。权力虽然能起作用,甚至是强大的作用,但其有效性和生命力却实在有限,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最权威的判词只能由实践这个最高法庭作出。权力乃至崇高的威望,在这个法庭面前终究要显出自己的微不足道。这种事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我们自己也都有过切肤之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