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白笔黑板写春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03
第1版()
专栏:

白笔黑板写春秋
本报记者 柏生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首杜诗,是我到京郊丰台北京十二中访问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陶西平校长时,看到学生生活管理组的几位同志写给陶校长的临别赠言。
陶西平校长调任北京市教育局党组书记的消息一传开,就象一池春水投下了一颗石子,十二中教职员工心里,顿时激起千百道波纹。不少惜别情深的师生,涌出热泪。
大家都清楚地知道,陶校长最大的愿望,是要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把十二中办成北京市和全国第一流的中学。正象学校校训中写的“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十二个大字那样,共同的目标,把师生们的心和陶校长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现在,正当事业在破浪前进时,领航人却要离去,怎不叫人难割离情啊!
在十二中教了三十年历史课的老教师翟简卿满怀深情地对我说:“老陶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心目中享有这样高的威信,不是凭使用校长的‘权力’,而是他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尽己所能为学校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他通晓教育业务,有雄心,有魄力,锐意改革,勇于开拓。集思广益,给十二中绘出两个五年规划的蓝图,使大家有章可循。
“令人感奋的是,他很懂得怎样尊重别人,使十二中几百名教职工如千舟竞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啊!”谈到这里,翟老师若有所思地说:“如果要说同志们对陶校长离开有点怅惘之情,大概可以用‘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解释吧!”

陶西平二十岁到中学任教,至今已在白笔黑板之间度过了三十个春秋。其间经历过多少曲折坎坷!他在年轻气盛的黄金年华,曾因秉公直言而被错划为“右派”,贬往农村;两年后摘帽,在京郊一间小学重执教鞭。不久,十年内乱,淫雨逆风,等待着他的仍然是劳动改造……
凄风苦雨之中,他盼望艳阳当空!
中国历史终于迎来这样的转折。1978年,在识才者的推荐下,他走上了北京第十二中学的讲台。
北京十二中原是一所老学校,创建于1934年,前身是宛平简易师范,后改为北平简易师范。1951年改名为北京十二中。1978年被定为北京市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陶西平调到这所有一千二百多名学生、近百名教师的中学时,正值学校要办成重点中学的节骨眼上,陶西平当然明白自己应做什么和怎么做。1979年3月,陶西平的“右派”问题得到了改正。他含着激动的泪花,立刻提笔再一次写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被任命为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接着,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又被任命为校长。这时的陶西平,四十五岁,精力充沛。当时,改革的潮流正激荡着中华大地,他知道,只有改革,才能把十二中学办成第一流的学校。
陶西平把自己的改革设想告诉校党总支书记方军燕,征求其意见,两人“一拍即合”,共同订下了奋斗目标:1990年让十二中进入首都第一流学校行列。
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陶西平和同志们制定了学校发展的两个五年规划。

陶西平决定抓住学校领导体制、管理体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从端正办学思想入手,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改革。
陶西平感到当前中学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弊病,严重影响了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校内,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已经实行多年了,这种体制,教与责分离,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而且还造成学校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教学工作的领导分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也不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可是,刚一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有人提出了问题:“校长权力扩大了,校长决策失误怎么办?校长滥用权力怎么办?”有人甚至指责说:“这是校长个人独揽大权,党的领导还要不要?群众路线还要不要?”
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陶西平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这不是独揽大权,校长负责制不是排斥党的领导,校长拍板也要集中群众智慧,和民主集中制并不对立。校党总支书记方军燕头脑清醒,她和陶西平一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工作。
用陶西平的话来说:“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热心改革的好班子,而班子里最重要的是校长和党总支书记要同心同德。我和校党总支书记方军燕同志就象乒乓球比赛中的一对双打选手,两个人目标一致,动作协调,配合默契,才能取胜。如果我们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出了问题互相指责,那就无法进行改革。”
在改革中,十二中设立了校长接待日和对校长工作的意见箱。同时,还建立了教代会和学代会。为教职工和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教代会不仅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如规划、计划、改革方案的讨论和决定,还对校长工作定期进行评议。比如,在一次评议会上,教代会代表们对陶校长提出了诚恳而尖锐的批评。许多老师对陶西平提出:“希望他当了校长以后,能时刻想到自己当教师时希望有个什么样的校长。”这对陶西平,无疑都是难得的诤言。

北京十二中在1978年刚刚定为重点学校时,高考升学率还很低,学校领导和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当时曾把骨干教师集中到毕业班,打“翻身仗”。到1980年,升学率虽然明显提高了,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却受到了影响,教师的健康状况也明显下降。这样自然不能做到稳定持久地提高教学质量。
陶西平是有远见的人。他说,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十二至十八岁,他们将工作着跨入二十一世纪。考虑到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壮丽远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开放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片面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偏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实质上是封闭型的教育体系,忽视培养学生的求实与创新精神,忽视课外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谈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陶西平是很有见解的。他想的是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坚决贯彻整体、开放、求实和发展的观点。他认真研究了我国解放后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主张,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发挥学生在认识过程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加强课外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四个课题上。
根据这个主导思想,陶西平在学校里,一方面支持老师们进行各科课堂教学改革的试验。同时,还改革了考试方法。除了笔试考查外,还试验了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方法。在智力发展方面,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了智力课,对学生如何观察、记忆和想象进行指导训练。
在开展课外活动、加强课外教育方面,陶西平认为这是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学校的大阅览室里,订有四百种杂志、一百种报纸。陶校长领我参观了许多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生物小组对细胞组织培养进行研究、计算机小组学习计算机的操作、民乐队的集体演奏等。十二中学生在计算机比赛中,分别获得了北京市初、高中一等奖;该校民乐队在北京市音乐比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陶校长把学校一位主管课外讲座的张老师介绍给我。张裕泰老师说,学校已经举办了几十种课外讲座,有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体育、音乐、书法、绘画、朗诵、法制常识、国际知识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报告会等,很受学生欢迎。现在全校共有三十六个学科小组和十一个文体小组,为学生开辟了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

十二中的校办工厂是引人瞩目的。
陶校长领我去参观,我们边走边谈。他说,十二中校办工厂白手起家,到现在已有十年的历史了。它在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发展学校的集体福利事业和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我问起陶校长几年来利用校办工厂的收入,为学校办了多少实事。他指着几座新建大楼说:“以前我们的校舍都是破旧的平房。你看,那新建的五层高的学生宿舍楼和五层高的实验楼,还有工厂楼、服务楼、锅炉房都是利用校办工厂收入盖的!我们还新买了教工宿舍楼。”校办工厂的同志说,“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献给国家一所新的学校呢!胡启立同志称赞我们走勤工俭学校办工厂的道路是为国分忧,有成绩哩!你看,方毅同志不是还为我们写了‘勤工俭学,辈出人材’的题词吗!”
十二中校办工厂,宗旨不是生财,而是育才。这里开设劳动教育课和劳动技术课,它帮助学生们学会创业与创造,并享受其中的欢乐。技术技能的实践,又有助于学生们对课堂理论的消化与掌握。师生们把校办工厂称为“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课堂”。
陶西平比谁都更清楚这个“综合课堂”的价值,他把富于教学经验的教师安排担任厂长或到工厂授课。这些教师也乐此不疲。五十年代就在十二中任地理教师的杜蕴如,现在是校办工厂厂长,他说:“我从教地理到办校办工厂,不过是从一个课堂转移到另一个课堂。我很高兴,校领导在校办工厂的岗位上为我开辟了广阔的工作天地!”

许多教职工亲切地对我说:“陶校长心里有我们。”
陶西平心里想,搞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不过是为群众服务的,要认真研究群众的需要。
陶西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和党总支书记方军燕反复研究,认为当前教职工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的需要:一是需要在政治上得到信任,在业务上做出成绩;二是需要在业务上得到提高;三是需要有说话的机会,说的话能有人重视;四是需要领导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对于群众的需要,细心的陶西平时刻挂在心上。
老教职工希望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体谅他们。不少老同志经历坎坷,感到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学校没有提出改革,现在老了,体力不行了,改革来了,他们愿意努力工作,但对考核、评比、工作定额……不能完全适应;中年教师工作任务一般最重,家庭负担也重。十年浩劫中,他们耽误了宝贵的青春,现在迫切要求出成绩,出成果,也希望领导上能为他们创造条件;青年教师那些年吃了许多苦头,文化学习基础没打好,担心对他们责备多、关心少……
陶西平经过分析,针对不同人的情况做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老教师,学校专门制定了“尊敬与爱护老职工的决定”。过去,开学典礼和重要集会上,主席台上总是坐着一排干部。现在,请老教职工坐在台上。对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学校一律授予荣誉优秀教师的称号。帮离退休教职工组织了老教职工协会,学校有重大活动,都邀请他们回校参加,学校给他们订牛奶,订杂志。对中年教师呢?陶西平说,一定要当好他们的“人梯”,放手让他们挑重担,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开展教学研究。学校专门办了《教育研究》刊物,专门发表教师的研究论文。为了给青年教师创造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学校让一些青年教师出去脱产进修。
在北京十二中访问中,我深深感到那里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是很突出的。在学校服务楼里,不仅设有小卖部、浴池、洗衣房、理发室。生活服务组的工作人员,每天上午就把老师们在购物单上填好要买的物品,都买好整齐地放在固定的木架上,老师一下课后就可带回家中。老师集中精力搞教学,真正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正象十二中一位老教师对我说的那样:“在我们这里,近百名教师队伍中,无论老、中、青教师,人人都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学校的尊敬和关心,大家都甘愿为十二中奔第一流而奋力拚搏。”
陶西平说:“爱,对自己所带领的队伍满腔深情的爱,是一个校长最基本的素质。”
现在,十二中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两年高考升学率都保持了百分之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得很有生气,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校内管理工作井井有条。陶西平的愿望开始实现了。正是在这个时候,上级决定调他去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去进行更重大的开拓,师生们依依惜别,也衷心地向他祝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