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把现代化技术送到边疆地区——沪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05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把现代化技术送到边疆地区
——沪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
自1984年以来,上海与云南省对口支援的部门和地区继续增多。上海八个郊区县和四个市区政府、十二个市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先后与云南十四个边疆民族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全面对口支援关系,形成了上海对口支援云南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格局,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目前为止,云南省边疆地区在上海对口单位的帮助下,已新建了现代化服装、冷饮、酱油酿造等生产流水线二十一条,大型轮窑砖瓦厂二座;三家化肥厂、四家水泥厂、三家民族印染厂进行了技术改造;还有一批服装绣花、制革制鞋、包装彩印、塑料编织、糖果糕点制作等新工艺、新技术得到推广运用。部分产品已经获得较好声誉。大理服装厂经上海虹口衬衫厂帮助生产的《春梅》牌男、女衬衫,均被评为全省第一名。一批原来生产处于困境、经济效益不好的后进企业,变化很大。文山民族织布厂在南汇县的帮助下,民族用布的质量大大提高,年产量由三十万米提高到一百一十万米,由连年亏损企业转变为盈利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算了一笔帐,全州受援单位原产值为八百三十六万元,受援一年后增为一千零四十三万元,第二年增为一千零八百多万元,第三年增为二千四百多万元,三年产值增长近两倍。
引进了一批优良种猪、种鸡、种兔、种鱼和蔬菜等新品种,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过去吃肉靠外援,雨季吃菜难。自上海县帮助建立种猪繁殖场、育肥场和蔬菜示范基地后,情况大大改观。陇川种猪场两年已发展良种仔猪三千多头,基本解决了养猪户的种源问题。畹町市不仅改变了吃肉靠调进的情况,今年春节还调出二百吨猪肉支援外县。上海县虹桥乡老菜农沈伯全等三人,带来二十多个蔬菜新品种,在州农科所内建立试验基地,传授雨季覆盖地膜和塑料大棚的方法种植蔬菜的技术,使蔬菜产量大大提高,杂交蕃茄一季亩产高达一万八千斤,辣椒和豇豆亩产八千斤,单季黄瓜亩产一万九千斤。沈伯全师傅在德宏两年,为当地农场、部队等培训菜农近四百人。
云南边疆地区与上海的商业贸易往来也有了发展。有些商业部门已经与上海生产厂家直接挂钩进货,扩大了流通渠道,丰富了边疆商品市场。
三年来,上海还为边疆民族地区培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上海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来云南开展智力支边、经济咨询工作,为云南各边疆民族地区培训教师、医生、会计和各行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四千七百多人;举办各种讲座,听课人数三千四百多人。各对口支援单位为云南省培训了各类技术业务骨干和工人近三千人。这些人在受援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作用,有的地区还在同行业中推广他们的新技术。
赵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