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山西改革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 实行周期性有偿使用,按项目统筹安排行政信托综合监测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07
第2版()
专栏:

山西改革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
实行周期性有偿使用,按项目统筹安排行政信托综合监测管理
编者按 资金紧缺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更突出了这方面的矛盾。过去,由于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吃“大锅饭”,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方面存在着“等、靠、要”的情况,盲目立项,要钱积极,用钱无方,资金效益很低,挪用占用的现象很严重。山西省对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改革,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可供借鉴。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当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投资需求十分旺盛,二是资金使用效益亟待提高。这是由于贫困地区自主能力差、依赖外部型经济所决定的。正是资金供需的尖锐矛盾,成为我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改革的一种动力。”这是山西省副省长郭裕怀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山西省自去年开始对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实行改革,主要项目是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支援山区补助费和其它预算外资金。基本内容是由过去的一次性无偿占用改为周期性有偿有息使用;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改为行政信托综合监测管理;由过去分散切块分配资金改为按项目集中安排资金。到今年5月中旬,已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八百多个,累计贷款二亿二千多万元。其中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占总贷款额的75%以上。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改拨为贷,是被实践逼出来的。1950至1984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拨款达五十七亿元。多年来采取的“行政分配”、“以拨代支”的管理办法,使许多资金被用来搞救济和照顾,每年约有10%以上的资金被截留挪用,有的专项建设资金竟被用来盖干部宿舍楼。近几年虽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争资金分配权而不讲权责结合,争资金而资金到手就撒手不管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此,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率先进行了上述改革。
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效果是显著的:过去的“拍脑袋项目”、“首长项目”和其它照顾性项目大大减少;占用资金少而周转加快,提高了资金效益;避免了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在区域和产业布局上能统筹安排;由于有利息和要归还,上上下下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责任感,贫困地区开发在资金上有了保障。
郭裕怀说,山西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方面的改革仅仅是开始,目前在下述几个方面准备做更多的工作:做好贫困地区区域和行业发展规划;给县以一定的主动权;实行有区别的利率政策,增加利率档次;改革设计审批制度和目前实际存在的部门自定、自编、自审、自批状况,提高设计和审批的科学性;实行投资包干制,提高管理效益;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加强检查、监督和审计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