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鲁非演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08
第8版()
专栏:

鲁非演得好
尉迟葵
某日在北京乘电车经过新街口,忽然瞥见“顾荣”正在人行道上走,就象电视剧里他在古陵县街道上踱方步一样。我猜想那大概是演员鲁非同志,从“北影”进城不正是要通过新街口吗?电车售票员也一连回头看了窗外两次,显然她也发现了。我不认识鲁非同志,在这满城争说《新星》的时候,能看见他的“真面目”,我很高兴。其实无所谓“真面目”,因为他演顾荣并没有化装成另外什么面目。
听说导演物色演顾荣的演员时,首先决定不找惯演反面角色的,要找惯演正面角色的,这就找到了鲁非。因为柯云路同志在小说里就有明确的提示:“这位顾荣,连他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都象我们电影银幕上领导干部的标准形象。”导演根据这个提示所选的演员对路,这个角色演得也确实好。成功在于顾荣尽管干了那么多毫无共产党员气味的事,却没有一句话不是“共产党的语言”。
这种语言的力量,能够适应解放以来风云变幻的各种政治形势。我们看到顾荣不止一次陷于被动的境地,可是他总能迅速找出最堂皇的语言,文过饰非,反客为主,站到一个有风度的“政治家”的有利地位。
顾荣那一套“共产党的语言”,不是从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学来的,而是从几十年的大报告、小组会、传达文件、总结工作、批判别人、检查自己、请示汇报、开幕闭幕、指示动员当中听惯了,用熟了,揣摩透了“官场”的通用语言。而其中更多的是历次政治运动“积淀”下来的语言。这种滴水不漏的政治用语,几十年来不少人都在学,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各有神通,各有造诣。顾荣的成绩当然要算是高等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学习已经达到了哲学的自觉,真正懂得了主观要符合客观——“国情”。
试举一个“微观”的例子。小胡不想继续陪着顾荣攻击李向南,告辞说要再到医院去看在教室窑洞坍塌时,抢救学生,身负重伤的教师肖婷婷。这次事故本是顾荣漠不关心群众疾苦的结果。但此时顾荣却说道:
“那儿有医生嘛,你这小政治家怎么就不知道关心政治大事呢?啊?”他爱护地拖腔拖调地批评道,“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一些具体事务上嘛!”这是提醒不要因小事忘了他们的“政治大事”,赤裸裸地把群众生死看作不值一提的具体事务。不料小胡委婉地批评了顾荣不应该对此漠不关心。顾荣却答道:
“医院每天都有生命危险的病人。我们要把注意力都放在那儿,我们还干不干正经工作了?领导者不是医生,不是看护。”小胡顶了一句:“顾书记,您这样说不合适。”顾荣立刻懂得了其中的严重的含义。
顾荣愣了一下,立刻长叹:
“嗳,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意思 呢?我们是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可是我们要从根本上关心,从全体上关心”,“政治搞不好,光关心某个人具体受什么伤,某个农民有什么冤枉上访,那不解决问题!”顾荣随时在估量眼前两个人之间的政治形势,随时校准估计的误差,采取相应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论点,可是始终都是他那套很标准的“共产党的语言”,几乎都无懈可击。
鲁非表演的高明在于完全摒弃了所谓“反派”程式。上述的语言他完全可以念成口不应心的官腔。鲁非却把每一句话说得那么诚恳、庄重、实在,甚至是典雅,让人怎么也听不出虚假,可是又怎么听怎么觉得不是味儿。
电视金鹰奖评比,无鲁非其名,深感遗憾!近日欣闻他获“飞天”优秀男配角奖,这值得祝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