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用科学方法促进工业化饲料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1
第5版()
专栏:论坛

用科学方法促进工业化饲料生产
丁声俊
现代化畜牧业,是一种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科学化水平很高的经济部门,而不是自然经济中作为农业附属物的“副业”。现代化畜牧业中先进的饲养方式,需要有工业化的饲料生产方式相适应。首先,畜禽都是群体,采取封闭式饲养,其数量多,饲料需求量大。其次,畜禽活动量小、见阳光少,需要提供既能促进其发育生长、又能防治疫病的优质饲料。再次,专业化饲养需要品种多样化、规格系列化的饲料产品。最后,科学化的饲养,需要有规律地给畜禽供料、供水,因而要求准时提供大量饲料,不可延误。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轻则生产率不高,饲养成本增大;重则,畜禽缺乏营养,疫病蔓延,导致死亡。满足上述条件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饲料的工业化生产。
饲料的工业化生产,是饲料生产方式的飞跃。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采用特定加工工艺,按照科学配方生产各种饲料产品。它不仅生产量大,可满足机械化、半机械化饲养厂的需要,而且产品品种多、规格全、质量高。举其要者就有预配添加剂饲料、浓缩饲料、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等等。预配添加剂饲料,又叫添加剂预配料。由于添加剂用量极微,直接混合难以配制均匀,所以要按不同营养要求和配方,将添加剂和作为载体的玉米粉、糠麸等先行计量配制,在使用时再按定量掺入能量饲料就可饲喂畜禽了。浓缩饲料,又叫蛋白质浓缩饲料,是指预配添加剂饲料再加上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的饲料。混合饲料又叫初级配合饲料,是将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等主要原料加工混合而成,但未配添加剂,营养成分不很完全。采用科学配方,将能量、蛋白质、各种添加剂等主要原料搅拌均匀,再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形态,即成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营养平衡,成分齐全:能量饲料大体占60%—70%,蛋白质饲料约占20%—30%,添加剂饲料占2%—8%。添加剂饲料又分两种:一种是起完善与平衡饲料营养作用的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另一种是非营养性的,象抗菌素、驱虫保健剂、防霉剂等,主要功用是防止畜禽疫病和饲料变质。上述各种成分,按不同饲料配方加工成系列化、标准化饲料产品。为适应饲养对象的需要,既生产出供仔畜、幼畜、成畜、肉用畜、乳用畜等饲用的专用料,又生产出供雏禽、成禽、蛋禽、肉禽、种禽等饲用的专用料。以饲料形态区分,有粉状料、微粒料、颗粒料,等等。这种配合饲料,可满足畜禽除水分以外的各种营养要素,故被称为“全价配合饲料”。
采用配合饲料,可使群体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畜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由于普遍使用配合饲料,肉猪饲养周期缩短到五至六个月,体重可达一百公斤以上;肉鸡七至八周龄,体重达二公斤以上;蛋鸡年产蛋量超过二百五十枚;奶牛年产乳量达五千公斤以上。我国的饲养实践也充分显示了配合饲料的优越性:饲料报酬可提高20%—30%,蛋鸡产蛋率可提高30%以上,猪饲养周期可缩短一至两个月。全国粮食部门1984年销售配合、混合饲料九百余万吨,按提高饲料报酬20%计算,即相当于节约粮食一百八十万吨,或相当于增养生猪七百多万头。
饲料工业还可以化废为宝,把人不能直接食用的大量农副产品下脚料,如糠麸、饼粕等加工成配合饲料,再通过动物“有机工厂”转化为肉、蛋、奶、鱼等动物食品。
我国的饲料工业起步晚,基础弱,因而畜牧生产效率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在饲料报酬方面。国外养猪饲料报酬为三比一(即三斤饲料得一斤肉),而我国的先进水平为四比一。(2)在出栏率方面。美国1983年猪、牛、羊的出栏率依次为149.6%、33.3%、47.7%;法国依次为173.2%、32.6%,67.8%。而我国仅依次为68.7%、4.6%、27.1%。(3)在胴体重方面。1983年,美国猪、牛、羊的胴体重每头依次为七十八公斤、二百七十八公斤和二十四公斤;法国依次为九十公斤、二百三十四公斤和十九公斤。而我国仅依次为六十四公斤、九十一公斤和十一公斤。(4)国外生猪商品率一般在90%上下,而我国大体在70%,至于牛和羊的商品率就更低了。为缩小我国畜牧业和国外畜牧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发展我国的饲料工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饲料产品若不符合标准,就会给畜禽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缺少能量,会引起各种疾病;缺少蛋白质,会导致瘦肉率降低;缺少氨基酸添加剂,会使幼畜、幼禽发育生长不良,体重减轻;缺少矿物质添加剂,蛋鸡产蛋量要下降,奶牛产奶量要减少,畜禽还会患佝偻病、软骨病、贫血症等;缺少维生素添加剂,畜禽在骨骼、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会发生种种疾病;缺少饲料保藏添加剂,会引起饲料储藏期缩短,变质发霉。因此,保证饲料质量,事关重大。现在值得注意的是,确有一些饲料生产企业,不按科学配方生产,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质量低劣,影响了畜禽饲养业的信誉。
为提高饲料质量,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所有饲料生产企业都应当按照质量标准把好“三关”:一是原料关。原料的质量是提高饲料产品质量的基础,饲料生产企业对各种原料都要进行化验,凡是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购、不进、不用。二是加工关。严格按照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工艺的要求生产饲料,是提高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饲料生产企业要建立起岗位责任制,不准随便更改饲料配方,不能违背加工技术要求,以确保加工质量。三是检验关。认真进行检测化验,是维护饲料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每生产一批饲料产品,生产企业都要认真进行成分化验、残毒检测、质量鉴定,不合格者不准出厂。
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饲料工业的条件。全国已初步建立起饲料管理体系,建成了几千座现代化配合饲料厂,设立了相当数量的饲料科研机构。尤其是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饲料原料,为饲料工业打下了物质基础。同时,配合饲料的优越性已被广大农民和饲养专业户所认识,争相购买和应用,为饲料工业提供了越来越广大的市场。我们要尊重科学,提高饲料质量,尽快把我国新兴的饲料工业搞上去,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