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真金不怕火炼——一个先进典型诞生的前前后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2
第4版()
专栏:

真金不怕火炼
——一个先进典型诞生的前前后后
毕国顺 李青
匿名信告出个先进典型,“被告席”上走出个党风先进人物,其先进事迹却要靠百余份证言去证实。这真是奇闻!
被推上“被告席”
1985年初,牡丹江铁路分局一个沿线小医院——林口铁路医院的整党接近尾声,正待调整领导班子的关键时刻,十四封匿名上告信从分局纪委、哈尔滨局纪委、铁道部纪委、中央纪委、全国妇联接二连三批转下来,措词激烈,矛头全指向院长曹春堂。
分局整党办和地区纪委立即派专人“紧锣密鼓”地追查。
查了近一个月,结果不仅大大出人意料,而且颇让人啼笑皆非:
信告,曹利用职权提拔亲属高明德当财务主任。经查:医院雇的临时工杨是曹老老爷爷那辈延续下来的孙女女婿,另一临时工袁是高爱人姑姑女儿的儿子,袁和杨在辽宁时曾是邻居,袁尊称行八的杨为八舅,上告者由此推导出高是曹的“亲属”,“八杆子扒拉不着”用在这,再合适不过了。
信告,曹包庇原党支部书记盗窃。查:该同志无盗窃问题,属捕风捉影。
信告,曹搞“黑包工”,支用现金万元。查:属造谣诬陷。
信告,曹逼迫一女职工给超生儿改户口,骗取计划生育先进荣誉。查:属无中生有。……
调查组在全院党员会上公布了调查结果。
第一道“冲击波”余波未尽,又有两封匿名信转来:曹春堂偷盗!
分局和地区纪委立即组织人,一件件地查了半个月,结果使调查者愤怒了!
信告,曹偷机务段钢筋焊大铁门,又是捕风捉影!
信告,曹偷食堂绞肉机,又是无中生有!
信告,曹偷医务室铅板,又是造谣诬蔑!
信告,曹偷医院砖石水泥盖仓房。经查:医院青年商店维修剩下一车碎石半砖正要扔掉,曹春堂买下盖仓房垫地基,当场交十元钱,会计不收,认为根本不值,曹命令其收下。水泥确实用了六袋,但一分钱没少交,有收款凭据为证。结论是:曹春堂两袖清风。
又一次在全院宣布调查结果,职工们愤怒了,问调查人:“你们为什么不查查老曹让房的事?为什么不查查他邮钱接济困难户的事?”
还他本来面目
原来,这位二十九年党龄的老党员曹春堂的模范事迹是如此感人!
按铁路有关规定,1979年上级给林口医院拨钱盖一套住宅。曹春堂家四口人,二十二年住在一套十七点七平方米、条件较差的老房,党支部讨论一致同意给曹春堂盖。可曹春堂说:“牙科医生刘运清家人口多,住房小,还想把退休的父母接来赡养。他尊重老人,我们应该支持他,房子给他盖吧。”
1981年,上级又拨钱盖一套住宅,党支部支委会上大家异口同声:“老曹上回让了,这回该你盖了。”曹春堂却说:“外科医生徐乃铭是县政协委员,一家四人在我医院工作,解决一户能调动四个职工积极性,还是给他盖吧。”曹春堂到哈尔滨学习,临走又重申了自己的意见。可支委会讨论时,又一致决定给曹春堂盖。高明德打长途电话将支部决定通知曹春堂,曹春堂仍坚持让给徐乃铭。
就这样,曹春堂让房三次。
外科医生蒋培文不幸因公死亡。1982年,曹春堂从其子女来信中得知,蒋的爱人麦椰敏仅五十多元工资,却要抚养蒋的母亲、蒋的傻姐姐和两个上学的子女,日子相当艰难。虽然曹春堂本人并不富裕,但他还是将自己的奖金以党支部名义寄给蒋家。
1983年3月,曹春堂托出差的宋玉山给蒋家捎三十元钱,再三嘱咐:不许说出是我个人的钱。宋玉山到了上海,忍不住说出了实情,麦椰敏感动得给曹春堂回信:“我恳求曹院长不要再寄钱了,你也有两个孩子上学,也正需要钱,你的心意我们全家领了。”
1984年5月,医院给曹春堂奖励一级工资,许多人猜测曹春堂不会接受,可出人意料,曹春堂非常爽快地要了,他对几位支部委员说:“按理说我不能要。我和爱人商量好了,在会计那给蒋培文立个小帐本,把这级工资月月扣下,赶到年节、换季,就以支部名义给蒋家寄去,一直寄到蒋的孩子工作、蒋的老母去世为止。”
就这样,从1982年开始到调查时,曹春堂共五次寄给蒋家二百二十元钱。
树典型难 当典型更难
医院党支部作出学习曹春堂的决定。
地委发出决定,让曹春堂在党风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
牡铁分局派人听了曹春堂的事迹,决定请他到牡铁分局党风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哈尔滨铁路局决定请他到哈铁局党风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铁道部听了哈局汇报,决定让曹春堂参加铁道部理想纪律巡回报告团。
11月,曹春堂被召到北京,商量如何修改报告稿。尽管曹春堂本人一再申明不愿做报告宣扬自己,可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曹春堂只好闭门谢客,在家背报告稿,背得滚瓜烂熟了。第二次录音又捎给铁道部。曹春堂静待赴京通知。
就在这时,又有人直接向有关部门上访告状了。时机选得多好!告的内容,说曹春堂的主要先进事迹假的!
纪检同志再一次进行调查,查先进事迹取证言,让房问题取证十九份,邮钱问题取证十七份,最后形成曹春堂两本卷宗共二百七十五页。
调查结果是令人吃惊的:上访者所告问题全部被否!曹春堂让房不是三次而是五次,邮钱不是五次而是九次,合计三百六十元,其中曹春堂奖励工资后共寄钱二百四十元,远远超出这级工资十三个月的总和一百七十五元五角。
调查报告在全院公布了。地区纪检组组长张晋坤激动地说:“我们查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德。”
还不能算结尾
就在第三次调查后,牡铁分局党委发下学习曹春堂文件,哈铁局决定让曹春堂参加局党风巡回报告团时,又出现了老内容的匿名信,据说“不甘罢休”的上告者还要写……
这的确让人深思呀!
就因为曹春堂批评教育过几个私心重的人,就横招来“八分钱、查半年,一毛六、查个五鸡六兽”的磨难。这几年常听到社会上刮这么一股阴风:一到入党、晋级、提拔等决定一个人前途的关键时刻,就有人搞名堂,虽然最后都查否了,但时机已过,耽误你一把,他的目的达到了!
记者问调查组的同志:“对上告者为什么不处理?”他们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说:“试图批评教育一下,对方横不讲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