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围绕核条约的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3
第6版()
专栏:综述

围绕核条约的风波
张亮
最近半个月,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又掀起了一场新风波。其导火线是美国打算今后不再遵守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一事态发展无疑给美苏日内瓦裁军谈判蒙上了阴影,也使两国关系增加了紧张气氛。
美国的上述意图是里根总统在5月27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宣布的。里根说,美国今后必须根据苏联战略力量所形成的威胁的程度来决定自己的战略力量结构,而不是再受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约束。理由是苏联违反了这项条约。但他的话还留有一点余地,即希望苏联能利用这段时间采取建设性步骤,改变违约的做法,那样,美国将重新予以考虑。
苏联对美国的这项宣布迅速作出强烈反应。它指责这是“企图打破军事平衡”,并警告说,苏联对美国的这一行动“不会漠不关心”。如果美国不遵守条约的规定,就可能使拟定今年举行的第二次美苏首脑会晤告吹。
美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在美国国内及其西方盟国引起严重不安。当前,美苏正在进行的军备控制谈判毫无进展,美国正式宣布不再遵守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无疑将掀起新的一轮核军备竞赛。据报道,大多数美国国会议员不赞成政府的决定,有些议员甚至计划用立法手段强制里根政府继续遵守条约。在不久前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上,各国外长也向美国施加压力,呼吁美国不要放弃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面对这些压力,里根总统6月11日举行记者招待会为政府的决定进行辩解,抚慰国内和西方盟国。里根表示,如果苏联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他可能收回突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限制的决定。
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是1979年卡特总统执政时签署的。这一条约签署后,美国国内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后来又由于发生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条约被美国国会搁置起来一直没有批准。里根政府上台后,对条约一向持否定态度。但鉴于国内外各种因素,里根还是保证,“只要苏联表现出相应的克制,我们就不违背现有的武器控制协议”。
但是,七年来,美苏围绕着这项条约,一直互相指责对方违约,争吵不休。近一个时期里,里根曾向国会提出过详细报告,历数苏联的违约行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指责苏联生产与部署了第二种新型洲际导弹 SS—25导弹,在西伯利亚建立新的雷达站,以及在弹道导弹试验中继续使用密码遥测技术,意在阻碍核查等等。而苏联则一概予以否认,并针锋相对地指责美国多次违反了条约的条款,如使带有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数量超过规定的限额,建设限额之外的井式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在西欧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等。
然而,里根选择目前这个时候扬言要废约还有其他原因。据外国报刊分析,美国可能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影响美苏的日内瓦军备控制谈判,美苏这一谈判自去年恢复以来,至今已进行到第五轮,但仍未进入实质性的“讨价还价”的阶段,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而美国则希望能尽快谈判一项削减核武器的现实方案。其次是美国11月中期选举活动在即,为了安抚右翼保守势力,里根需要作出强硬态度。最为实际的是从技术上来看,美国计划在今年底之前部署一批运载巡航导弹的B—52型轰炸机,届时,美国的运载多弹头的导弹和飞机总额将会超过条约规定的一千三百二十件限额。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毫不掩饰地说,这是为了恢复“现代化的、有效的威慑力量”,以抗衡苏联在陆基导弹方面的优势。
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是在美苏战略核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签订的,其本身是个向上平衡的协议,条文也有不少含混之处,给双方继续发展核力量留下了余地。美国认为,条约中有关多弹头导弹的规定对苏有利,苏联这几年来利用了条约的这个空子,大大发展了自己的核力量,因此,它曾设想把限制运载工具的数目转向限制核弹头数量,以改变对美国的不利方面。美国的废约之议,也多少反映出美国的这种想法。
目前美苏围绕是否继续遵守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这场风波也表明,美苏在裁军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松动。苏联近时期来在大力开展“和平”攻势、不作实质性让步的前提下,表现出某种“灵活性”。这些建议的目的还是压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而美国则逼苏联大大削减陆基洲际导弹。因此,尽管裁军建议出笼了一个又一个,可日内瓦裁军谈判却一直踏步不前,连最低限度的进展都没有。这些建议成了空炮。现在,西方人士担心的是,如果条约真的解体,那美苏军备竞赛,连个表面上的限制都没有了,这将会出现何种局势,难以逆料,两国关系的对抗色彩也将增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