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令人耳目一新的民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3
第8版()
专栏:

令人耳目一新的民乐
毛继增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族歌舞团进京演出,其中民族乐队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蒙古族独有乐器的特色。
为了建立这个乐队,赤峰市民族歌舞团的同志们在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研究所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文献史料,广泛深入民间调查,参照旧喀喇沁王府的乐器和元代壁画图象,恢复研制了失传多年的火不思、诺门图火不思、西纳干胡尔、瓦尔喀毕力尔、喀喇沁横胡笳、茂登朝尔、竖胡笳、乌苏图朝毛等九种二十八件蒙古族乐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这些乐器已基本上达到了既保持传统形制、音色和演奏技法的要求,同时又有改进,或音域有所扩大,或音色更为甜美,或更宜乐队合奏。由这些改良和复制的乐器为主组成的这支新型民族乐队,保持了蒙古族传统乐队的风貌,高音、中音、低音齐备,吹管、拉弦、弹拨、打击乐器俱全,演奏的乐声,民族特色浓郁,饱含着草原的清新气息,散发着奶茶的醇香。
我们高兴地看到,乐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在音量对比、音色协调、声音层次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演奏的乐曲既有古曲和民间音乐的改编,又有新的创作。赤峰雅乐《庆寿》,古朴典雅,艺术地再现了古代人民的世风习俗;《挤奶员舞曲》欢快热烈,闪烁着新的时代光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