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建议开展文艺管理学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5
第7版()
专栏:

建议开展文艺管理学的研究
李军
目前,文化艺术领域正在积极进行改革,不少部门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相对经济、科技、教育的改革说,文化艺术的改革显得逊色一些,只是偏重于艺术生产的基层,特别是表演艺术团体,整个文化艺术系统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或者说展开得很不够,文艺生产关系中落后的、不科学的因素仍在阻碍着文艺生产力的提高。
文艺改革进展慢,固然与这一领域许多由于精神生产的特点而带来的复杂性有关,但同时我们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文艺改革起步匆忙,没有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地、系统地总结经验教训,并作些理论建设工作。
所谓改革,就是要改掉现有的不合理的东西。比如目前文艺管理体制中的问题之一,就是作为文艺活动细胞的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由于行政上的条块分割,被统得过死,捆得太紧,严重缺乏活力。我们怎样一方面坚持党和政府在方针、政策上的领导,一方面又充分给予文艺企事业单位以最大活力,使之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呢?这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又如管理方法问题。现在我们在管理文化艺术活动时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这在一定的时候是必需的,但不应也不必时时处处如此。文化艺术活动的精神生产属性决定了单一的行政命令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特别是在改革与开放的情况下,文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要求我们综合采用社会方法(如文艺评论、竞赛、评奖等)、经济方法(如投资、贷款、税收、价格等)、法律方法(如处罚)等。但是究竟在什么时候对什么对象采用何种管理方法、以及何种管理方法会产生何种作用,这也是需要研究的。又如文艺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我们提倡打破“大锅饭”,但是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差别较大,许多艺术品虽然有商品属性,但绝对不能商品化,一定要以社会效益、艺术效益为最高追求目标,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经济战线打破“大锅饭”的办法。那么怎样结合艺术生产的特点,使之外有压力、内有活力,搞好经营管理呢?这需要我们研究这种生产经营管理的性质。再如管理制度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的最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制定整套的管理制度,有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良好的艺术生产秩序,取得最佳的艺术生产成绩。管理制度还必须具有科学性,不能违反艺术生产客观规律。目前对文艺管理制度的研究也是很不够的。
对于文艺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以往多从局部的具体的方面就事论事,而很少从宏观角度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抽象的高度进行把握;多从“左”的方面指责谈论,缺乏真正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探讨。为了解决这些理论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文艺管理学。这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完全符合当今正日益加强的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潮流,它将借鉴社会学、人才学、心理学、经济学、未来学、政治学、法律学等有关学科的成果,以揭示文艺生产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为基础。以研究一般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现代管理学作指导,来探讨社会主义文艺管理动态系统的内部规律。在我国,文艺管理既是指党、政府及文联和各协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宏观管理,也包括文艺系统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微观管理。它的实质是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以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去认识和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创造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整体目标。文艺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就是围绕这个实质展开的;它将研究文艺管理体制、文艺目标与文艺管理目标、文艺管理原则、文艺管理机构和人员、文艺管理内容、文艺管理过程、文艺管理制度与方法等。无疑,文艺管理学研究会因它所展露的艺术生产管理理论而大大丰富现代管理科学。
研究文艺管理学不仅是为了它的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导文艺改革实践。文艺改革的中心是文艺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探讨我国现行文艺管理体制的形成历史、演变过程,对其合理成分加以肯定,对其不合理成分加以否定,从而为体制改革提供科学指导,使其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