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小商品短缺为什么老解决不了 领导机关说得多,做得少;一般号召多,下去解决问题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7
第2版()
专栏:

小商品短缺为什么老解决不了
领导机关说得多,做得少;一般号召多,下去解决问题少
漫步在首都一些繁华街道上,可以看到商店的橱窗里,高档消费品和色彩艳丽的新式服装琳琅满目。但顶针、白线带、中药锅等类的日用小商品,却经常缺货断档,往往跑许多商店,也寻觅不到。在以货全著称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和东风市场的小商品柜台前,我也不止一次地听到顾客诉苦:过去跑许多商店买不到的小商品,总以为是暂时缺货,没想到现在还是这样。
小商品匮乏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而且并非自今日始。这个问题为什么旷日持久地得不到解决?是有关领导部门不了解情况,根本不抓吗?不是。1985年3月,全国十八个城市经营小商品的商业部门代表聚集广州,分析小商品市场萎缩的原因,呼吁要重视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关领导部门也制订了一些解决小商品生产和供应问题的政策和措施。1985年10月,国家经委专门发出了关于组织好小商品生产和经营问题的文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特别要注意安排落实小商品的原材料,合理调节经济利益,把小商品的生产和经营组织好,使供应状况有一个明显改善。今年一季度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再次强调加强适销对路的轻工产品、特别是小商品生产。
领导机关的会议开了,决定作了,文件发了,不能说对这个问题不重视。可是,几个月、几个季度的时间过去了,除少数小商品供应状况稍有好转外,大部分小商品供应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以往,一说小商品匮乏,就批评生产和经营小商品的企业,只追求高产值、高利润、高奖金,重大轻小,经营思想不端正。这种批评并非全没道理。但是,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这种指责也有不公平之处。一是钢材、木材及其它原材料普遍调价,致使许多小商品成本大幅度上升。二是有些小商品价格多少年未动,生产和经营这些小商品,利润少,甚至亏本。三是不少地方把经营小商品同经营大商品的企业一样考核产值、营业额、利润,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小商品生产上不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领导机关的工作上不去,说得多,做得少;一般号召多,切实下去解决问题少。调动企业生产和经营小商品的积极性,光靠教育企业领导和职工安于小、精于小不行,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更不行。以火柴为例,从五十年代至去年,普通火柴零售价一直是二分钱一盒,多数企业赔钱,只好少生产,弄得处处买火柴难。去年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把每盒火柴的售价提高一分钱,工厂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市场供应就充足了,而每个家庭一年充其量多支出几角钱,却换来生活上的方便。这件事证明,那些看起来似乎难以解决的针头线脑问题,只要下去切切实实地抓,是能够解决的。
本报记者 李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