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活源不足 销售下降 库存增加 服装行业应积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7
第5版()
专栏:分析产销

活源不足 销售下降 库存增加
服装行业应积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今年以来,全国服装行业普遍活源不足,经营服装的商业部门,也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服装销售下降的现象。据初步统计,北京市的工业、商业服装生产厂家均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吃不饱,个别的服装企业已出现严重亏损,企业很难维持。从几大城市服装销售额看,北京、上海1—4月份下降24%,天津下降14%,广州下降39%。相当多数的专营服装店因销售下降,服装库存增加,资金周转减慢,叫苦不迭。
据行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服装的生产与经营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厂家习惯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对市场缺乏准确的预测,产品不对路。应该看到,目前服装生产出现的产大于销、生产难搞、买卖难做的状况是一种暂时现象,只要不断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服装行业大有发展前途。
最近,在北京市服装市场研究会上,与会者提出要积极开拓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服装消费市场。
一、中老年人服装市场前景广阔。据全国人口普查数字,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一亿五千一百多万人,如果按人均年需要二套服装来计算,服装需求量可达六亿多件,纺织与服装部门不能忽视这一部分服装的生产与经营。
二、对社会职业服装的研究应引起重视。最近,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与国家旅游局在烟台联合召开了饭店职业服装的选样定货会,全国有四百余家大饭店的经理参加。一些到国外加工订做职业服装的大饭店经理,看到本国制做的服装样品这样好,非常开心。在这次会上当即签订了制做服装的合同,还有十几家大饭店请他们长年加工职业服装。此外,许多多年一贯制的职业服装,也都需要改革,服装行业有责任设计制做出适合不同职业特点的服装来,这是个非常广阔的市场,需要积极去开拓。
三、中、小学生服装的设计不可忽视。前几年也搞过学生服装,但遭到冷遇,主要原因是受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现在,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问题已不突出,而且绝大多数双职工家长希望社会、学校解决,减轻他们操持家务的负担。如果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每年穿二套服装,就是近千万件服装。
四、增加服务项目,做好服装的售后服务工作。北京市著名的“蓝天”服装店,坚持开展小修小改的服务项目。顾客在选购服装时,身长、袖长、裤长等小有不合适,可以立等修改,顾客非常方便,几年来这家服装店一直销售稳定。新新服装店为顾客邮购服装,也很受外地消费者的欢迎。
五、服装零活加工主动上门服务。一些繁华地区零活加工仍较紧张,北京石景山区的华颖服装厂,走出厂门,四处揽活,业务兴隆。如果每个零活加工部都能串街走巷收揽零活,不但能解决北京做衣难问题,零活加工也不愁没有活干。
北京市服装公司蒋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