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与双百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9
第5版()
专栏:

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与双百方针
何匡
我们党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艺术、科学领域里的根本指导方针提出来,实在是一个创举。可是自从这一深得人心的方针提出后,好景不长,很长时间内实际上被取消,被废除,成为一个空名。我们在纪念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年的今天,应该认真总结这个历史教训,以为前车之鉴。
于光远同志5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总结教训,列举了双百方针被废除的四条原因,其分析我认为是深刻的。在这里,我想简要地谈一点意见,就是如何认识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问题。
综观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创作自由、学术自由是繁荣艺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
古往今来,一个艺术工作者或科学工作者(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越是在自己的思想上和实践上坚持创作自由、学术自由,就越有可能充分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反之,他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趋于枯竭,空有较好的禀赋而无所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如果有了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环境,众多的在艺术科学方面有巨大创造才能的人们,就会群星灿烂般地出现在人类艺术科学的舞台;反之,许多天才就会被埋没,被扼杀,脱颖而出的人才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寥若晨星(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可称是这方面的典型)。
既然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究竟什么是创作自由、学术自由呢?
我以为,当前有两种对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认识,是不那么端正的。
一种认识,是一听到自由就认为是胡思乱想,胡说胡写,不顾一切条件地随心所欲。把自由作如是理解,那承认和提倡创作自由、学术自由就不得了了,整个社会的思想就会一片混乱,安定团结的局面就没有了,同心协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局面就没有了。这种自由观,可以说是一种自由恐惧症,谈自由而色变。
一种认识,是认为不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没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谈不上有创作自由、学术自由。这种对自由的要求,一方面是把哲学上的自由与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上的自由混为一谈,同时也是等于要求一个人认识了客观规律才去探索客观规律。这种自由观,可以说是自由高调论,把自由视为高不可攀。
这两种认识实质上是各从一个极端来否认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必要性,从口头上承认到实际上取消创作自由、学术自由。
所谓创作自由、学术自由,我以为,无非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或科学工作者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进行思考,进行探索,进行创造。他尊重已有的知识,但把已取得的知识仅看作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并不把它视为不可逾越的顶峰;他尊重艺术上学术上的权威,向他们学习,但不盲目崇拜,跪倒在他们面前,不敢超过他们;他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不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不论是神权的、君权的或任何权力的压力),经受得住任何权和利的引诱,他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双百方针之所以正确,正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这种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基础上的,它为实现这种创作自由、学术自由创造出最好的社会环境。可以说,如果没有创作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环境,双百方针实际上就是被废除了。
我们要坚持双百方针,就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提倡、鼓励和维护创作自由、学术自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