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晴天”与“阴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2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晴天”与“阴天”
  刘宪锋
“晴天”与“阴天”本是讲气候变化的,有些商店的服务质量也如天气一样,时“晴”时“阴”。
5月中旬一天,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检查团来到辽宁建昌县中街一家商店,商店里商品摆放整齐,地面十分洁净,营业员接待顾客热情周到,可谓“晴天”。次日,检查团一走,该店就出现了“晴”转“阴”的现象:有的营业员聊天、吃零食;有的称食品时,用手代替卫生夹……
商店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商品流通的桥梁,营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顾客着想,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按理说,无论有无领导检查工作,都应始终是“晴天”。群众厌恶这种“晴”转“阴”,因为它反映了部分商业工作者在做表面文章。(附图片)
  检查前后(原载中国消费者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