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面向经济与加强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2
第3版()
专栏:

  面向经济与加强基础
  周光召
我谈一下当前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要多开一些渠道,创造一些条件让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国民经济服务。
近几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按照中央的要求,在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在我国,一个有机的科学与工业联系的系统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科技转向经济的渠道还不畅通。要解决这个问题,除继续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朝这个方向努力之外,还要积极地为他们打开一些渠道,创造一些条件。吉林省的副省长对我说,不是科技人员没有努力面向经济,关键是经济要有依靠科技的积极性。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依靠科学技术的活力、动力和自主权。这就需要创造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不然就有可能促使一些从事对国家很需要的高级技术的科技人员盲目地参加低级技术的竞争。中央最近提出要以科研机构为主组织引进消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张。
二、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国力许可的范围内,要有计划地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基础科学研究。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基础研究。我们不能象一些经济力量雄厚的国家那样去搞大量的尖端科学,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些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研究一些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有长远作用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植物志、动物志的编写,国土整治、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等,都需要长期的观察、分析、研究和积累。如果不从现在就安排一些力量来研究、探索,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看是会吃大亏的。
三、中年科学家希望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为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支队伍。培养人才有各种方式,其中包括送到国外去培养。但在国内培养的人才无论如何应该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在这个问题上,对“土”博士、“洋”博士都要一视同仁,采取公正的政策。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鼓励那些立志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奋图强、努力在科研工作中探索、并做出成绩来的年轻人。当前的实际情况是重视出国培养的超过了重视在国内自己培养的。对这一点,我们一些老科学家也感到很担心。
(周光召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