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话说苏州阊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2
第8版()
专栏:

  话说苏州阊门
  赵洛
《红楼梦》研究者问曹雪芹为什么要从苏州阊门写起?看书中第一回写道:“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原来阊门的繁华热闹真是全国少有,道光元年无名氏著的《皆大欢喜》中说:
“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宝市纷罗,金阊居首。濠通南北之船,山列东西之篓。百货之所杂陈,万商之所必走。既鹤市以寻花,复虎丘以载酒。”
假如向前看,明代中叶苏州名士唐寅写的阊门也是难描画的乐土: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这里所说四远各地万商云集,除了陆路,还因阊门有水门,由水道沟通南北大运河,西通无锡、扬州,南到杭州。再加上阊门外有虎丘、寒山寺、留园等名胜,无怪阊门城内,七里山塘,枫桥路上店肆酒楼、戏台灯船,好个富贵风流之地。
这南北大运河从隋炀帝就开通了。所以唐代白居易写阊门的诗,已很不凡。张继有一首《送从弟戴玄往苏州》的诗,说的是: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著履到渔家。”
出阊门,只见杨柳轻飘,斜插陆路旁边是悠悠的水路。到寒山寺原是坐船去的,而且夜半在船上听到寺里的阵阵钟声。
这船正从阊门下经过。唐代李绅《过吴门》是这样写的:
“烟水吴都郭,阊门驾碧流。
绿杨浅深巷,青翰往来舟。”
阊门下碧水中摇出青翰的小舟,穿过杨柳遮盖的巷子,多叫人愉悦的景色。
再向前看,西晋陆机的《吴趋行》中说,“吴趋自有始,请自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阁洿通波。”巍峨高耸的阊门城楼下水门碧波通畅。
如果不怕麻烦,再向前探索,在《三国志·庞统传》看到,周瑜死时,蜀的庞统来吊丧,“及当西还,并会昌门。”这个昌门即阊门。建安三年,孙策给周瑜建宅于吴,周瑜的故宅地名后来叫周将军巷(疑即今周五郎巷),当时送远客聚会昌门,可知昌门已很有名了。
两千多年来阊门繁华不衰。只因伍子胥受阖闾命建的大城是那样杰出,规划那样合理便利。它不仅南北正直,河道、街道比邻对眺。而八个城门又陆门、水门并存,高大城楼下水道陆衢并通。从仅存西南的盘门,水陆两门并列可以想出当年的情景。而阊门更有水道联结运河,所以长期成为繁华风流之地。曹雪芹从这里写起,不是偶然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