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岂能强行派销冻猪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4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岂能强行派销冻猪肉?
  新华社记者 辛明华
据记者了解,吉林省长春、吉林等十二个城市,把居民4至6月的肉食补贴款变成猪肉供应券发给市民,让居民凭券到国营副食商店换取冻猪肉,并限6月底前换完,过期作废。据省商业厅计算,十二个城市四百七十八万人,三个月可收回居民补贴二千五百一十一万元,处理冻肉八百二十五万公斤,约合十一万头猪。这种变相派销冻猪肉的做法,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把市民肉食补贴变成猪肉供应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冻肉尽快地销售掉,二是腾出冷库收购生猪,兑现同农民签订的生猪定购合同。据商业厅报告,到今年3月,全省库存已宰冻猪三十三万多头,其中有二十万头已储藏八个月以上。而从4月开始至8月的生猪出栏小旺季,全省有三十五万头签订了合同的生猪待收购,去掉正常销售部分,将仍有十万头储存不了。
吉林省截扣市民肉食补贴,改发猪肉供应券,用强制手段扩大冻肉销售后,国营商业扩大销售,减少了损失,但是,市民、农民、个体商贩十分不满。逼着市民吃国营商业的冻猪肉,如果不吃,补贴就白瞎了。更严重的是,有些存期很长、甚至开始变质的冻肉也照样出售。市场放开以后,农民卖猪有三个渠道:一是卖给国营商业;二是自宰自销;三是卖给个体收猪商贩。国营商业发放猪肉供应券以后,用行政手段来扩大经营,使农民自销和个体商贩受到排挤。去年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后,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活跃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发放猪肉供应券,多渠道又变成了单渠道,搞活了的市场就又死了,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吉林省为什么积存这么多冻肉?其原因一是去年年末商业部门用强行的方法,盲目收购了三十万头猪,超过库存能力。当时商业部门怕猪肉流到外省,为保本省供应,就给各市县下达了很高的收购指标,各地采取派购、罚款等措施向农民要猪,结果比正常情况下多收了猪。二是去年吉林省本地产猪肉基本可以满足本省消费,但又从省外购进三十二万多头猪。三是国营商业经营不活,销量大幅度下降。商业厅统计,今年1至3月比去年同期下降59%。
值得注意的是,把肉食补贴扣下不发,改发猪肉供应券的做法已经在吉林省其他一些地方蔓延。本来不存在积压冻肉问题的县城和乡镇,也在那里发供应券,目的是用这种行政手段帮助国营商业扩大猪肉销售量。有的办法比城市还厉害。长春等市发了三个月的供应券,而一些县竟发了半年以至全年的供应券。享受肉食补贴的居民的半年乃至全年的补贴款分文得不到,只好上国营商店去凭券换肉。
群众呼吁有关部门立即纠正这种做法。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