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淀粉工业的出路在于深加工 我国是淀粉原料的主产国,淀粉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当下工夫把淀粉工业搞上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4
第5版()
专栏:

淀粉工业的出路在于深加工
我国是淀粉原料的主产国,淀粉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当下工夫把淀粉工业搞上去
本报记者 刘瑞武
去年,淀粉原料普遍存在着积压现象,今年却出现了淀粉原料缺乏,有关厂家告急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淀粉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淀粉加工业引进了一部分设备,扩建、新建了一些厂,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较以前有了提高,现在有大、小工厂二百个左右,年总产淀粉八十多万吨。但总的讲,淀粉加工业仍然是底子差,自动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粗加工的水平上,原料不能充分利用,中、小厂原料利用率只有50—60%,效益较差。
目前我国淀粉原料深加工的主要品种有葡萄糖、果葡糖、味精、酒精、柠檬酸等。一些新品种,如果葡糖浆虽已投入生产,但由于加工水平比较低,以及淀粉原料价格上涨,成本高,使果葡糖价格高于蔗糖,因此,难以满足消费市场对价格的要求。
除了行业本身的问题以外,近年来,燃料煤、动力电等燃料及生产原料提价,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工不足,处于亏损状态。黑龙江省明水淀粉厂,过去供应平价玉米每吨一百六十四元,后来改议价每吨三百一十元,现在又提到四百四十元。这样,每生产一吨淀粉要亏二百八十元。明水淀粉厂只好在去年10月停产,今年3月份只一个车间开了工。
就全国而言,原料的缺乏是相对的。有些地方淀粉原料较多,价格并不高。如能疏通流通渠道,可部分缓解某些地区加工业原料不足的困难。
另外,我国淀粉加工业长期以来分属于医药、轻工、商业多部门领导,企业布局上缺乏统筹安排。如果淀粉加工业之间能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取长补短,就能使这一行业的新设备、新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加工行业的经济效益。
淀粉工业的前途在于深加工
我国玉米、薯类、豆类淀粉资源极为丰富。玉米年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薯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发展淀粉加工的潜力很大。但只有在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上做文章才能有高效益。淀粉深加工的效益是可观的。五百吨鲜红薯制成干片产值为八万元,加工成淀粉产值为九点五万元,制成果糖产值为十三点一万元,酿成白酒十四点二万元,制成味精是三十点五万元,制成柠檬酸产值为二十七点八五万元。
目前我国自产糖不充足,还需部分进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如果仅靠蔗糖、甜菜糖是满足不了需要的。从玉米、红薯干、淀粉中生产各种淀粉糖,是解决糖源的一个途径。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在饮料工业中大量用果葡糖浆代替蔗糖。世界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下工夫发展果葡糖浆生产。
加工淀粉衍生物,改变淀粉结构,形成各种不同用处的变性淀粉,不仅价值升高,而且用途很广。如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做增调剂、乳化剂等等。目前,国外的变性淀粉达上千种,而我国才研制成功三十多种,能广泛应用的只有三四种。看来,发展不同用途的变性淀粉是很有潜力的。在发展淀粉深加工的同时,应注意产品的多样化,使加工后的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