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薯类加工的新路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4
第5版()
专栏:推广新技术

  薯类加工的新路子
我国甘薯、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总产量多,然而综合加工利用不够。中国科学院遗传所、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研制成功了适合乡镇企业办厂的“薯粉B型抗褐(黑)剂”、“331型薯粉系列生产线”、“246型薯脯系列生产线”和“马铃薯淀粉加工粉丝工艺及其机械的生产线”,为薯类加工开拓了新的路子。
1、薯粉B型抗褐剂。 在薯类加工中,常常碰到薯肉变成褐色或者黑色的问题,加工成的淀粉、粉丝、粉条色泽灰黑质量很差,售价低,销售难。遗传所筛选出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和副作用的B型抗褐剂,能有效地防止甘薯蒸熟后变褐,起到了保色、保鲜、保洁的“三保作用”。使用抗褐剂生产出来的薯粉象标准粉一样白,掺入20%的这种薯粉做面条、馒头,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在营养成份上弥补了米面中维生素A、B、C和氨基酸的不足。
2、331型薯粉系列生产线。这是一套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生产线,利用甘薯、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精制全粉,净化淀粉、工业用淀粉、精制细粉丝和合成饲料粉等。全套生产线包括薯块的清洗、去皮、刨丝、浸丝、挤干、拌料、烘(晒)干、粉碎、包装、沉槽、漏丝等组合工艺和附件。
3、246型薯脯系列生产线。 这套生产线以甘薯、马铃薯为原料,制成薯脯。主要产品有金银琥珀脯、金银琥珀干、薯粉糖和薯酱等。246型薯脯系列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是,清洗薯块、去皮挖芽眼、切条切块、浸入糖化抗褐液、新工艺处理加温煮沸、烘烤、上光、再烘烤、成品包装。它既可以大量利用鲜薯,也可以利用薯全粉或薯淀粉,加工技术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4、马铃薯粉丝和粉丝机生产线。 这套生产线分三项内容:(1)马铃薯淀粉加工粉丝工艺;(2)液压粉丝机;(3)手动粉丝机。
其工艺性能:室温10℃以上,马铃薯淀粉含水率在14—46%,不需再调整含水量,均可加工成一毫米以下的粉丝。煮食不断条、不化条、不打团,口感柔软,适于凉拌和汤菜用。
上述1、2、3成果,联系地址:北京北沙滩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成果4,联系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