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新一代描绘“感叹号”的人——记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的三位大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30
第3版()
专栏:

新一代描绘“感叹号”的人
——记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的三位大学生
王金栋 李仲春
翻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的地图,人们发现:它多么象一个大大的“感叹号”,醒目地耸立在准噶尔盆地的荒漠上!一代又一代立志建设边疆的热血青年,以他们的青春作墨,以智慧为笔,硬是在三十多年前还是人迹罕至、鸟儿不落的大戈壁上,描绘出了这个光彩照人的“惊叹号”!这里记述的是八十年代去克拉玛依工作的大学生的事迹。
“我就是冲着困难去的”
1982年8月,炎热的季节。列车行驶在甘肃境内茫茫的戈壁上。伏在车窗上,一阵阵灼人的、干燥的热浪扑面而来,望着那零零星星的骆驼草,旅客们无不为这荒凉寂寞的景象叹息!
此时此刻,王宜林显得那样平静。这一切,早已在他的意料中了。在华东石油学院发的毕业分配志愿表三个志愿栏都填上“新疆”时,他就作好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起初,父母怕他年龄才二十五岁,吃不了那么多苦,不同意。可王宜林的回答很坚定:“再苦也不怕,我就是冲着困难去的!”学院一位教授留他当助手,他婉言谢绝了;学校想留他搞政工,他也推辞了。
王宜林报到的单位是油田勘探设计院油区勘探室。这个担负着为大油田提供油区勘探资料的单位,竟只有一位工程师。小王心里很着急,下决心尽早独立工作。他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实习不到一年,他写出的《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石炭、二迭系含油气评价》报告,被评为全院优秀科技成果。他很快能独立工作了,还担任了“从红山嘴到百口泉地区钻探评价”课题组组长。
1985年9月,他担任室主任。10月份,上级领导对他们室的工作进展情况摸了底,认为年底只能完成预定任务的32.7%。王宜林面对困难,开了全室动员大会,组织力量,层层布置任务,制定规章制度。全室人员团结奋斗,年底竟超额30%完成了任务。
“我要以事业为重”
1982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分配开始了。文中新所在的班有四个去新疆的名额,小文也在其中。有的同学不愿去,找领导说情,有的干脆闹。文中新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我是油田化学专业首批毕业生,大城市和条件好的地方需要人,可艰苦的地方更需要人。我要以事业为重!”他愉快地服从了分配,到克拉玛依报到了。
小文所在的油区规划设计院条件较差,他工作的油田化学研究所与院部有两公里远,来回得步行,有时只能带干馍馍充饥。房舍也很简陋,四面透风,刮风时总要带一身泥沙回来。一次出差到抚顺,路过北京,石油部的一位同学劝他挪挪“窝”,江汉石油管理局的一位副局长答应要他。可小文回答的是同一句话:“克拉玛依尽管很苦,但那里很需要人,我要在那里干一番事业!”
小文看来文静,不爱说话,可他象个钉子,钉在哪里哪里顶用。不到两年时间,由他组织、以他为主搞出的“新疆四一五破乳剂”用于原油脱水,现场试验,效果很好,已在玉门等大油田推广施用。1985年上半年,他担任课题组组长的油田化学组又搞出了“KIZ”、“KLZ”两种破乳剂,通过了鉴定。实践也锻炼了他的组织管理能力。今年初,小文已被任命为油田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他是一位开拓者”
杨晨曦,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油田开采专业。他出生在泉城济南,父亲是市里的一位局长。
“他是一位开拓者。”谈到杨晨曦,一位与小杨同在油田试油处工作的总工程师带着钦佩的口气赞叹道。
以前,试油处解释地层资料工作靠人工去做,解释一层需用四天时间,耗时费力。小杨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大胆地向试油处领导建议,用计算机来完成解释工作。这项革新,不用说在克拉玛依,就是全国其它大油田也未曾涉足过,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是有些太“狂”了?有些人半信半疑,还有些则干脆“等着看热闹”。可领导支持他,一些同事也鼓励他。小杨硬是干起来了。在那些日子里,杨晨曦起早贪黑,拚命地搞试验,中午实在太困了,就伏在办公桌上睡一会,醒来接着干。他默默地耕耘着,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在别人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拓荒。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斗,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编出了PC—1500微机处理测试解释程序,解释一层资料,已缩短为一人只用一小时。为此,他获得了自治区优秀科技干部奖。石油部领导来油田视察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