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我们的心愿——就人民日报改版三十周年致读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1
第1版()
专栏:

我们的心愿
——就人民日报改版三十周年致读者
三十年前的7月1日,经党中央批准,人民日报改出八个版,并发表《致读者》的社论,阐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提出以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报纸改进方案。那次改版,是在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在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和全国工作重点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办好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党报的一次成功的探索,被称为党报史上继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今天,改革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呼啸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报纸作为社会舆论载体,汇八方之信息,奏时代之强音,对这锐不可当的大趋势,更有一种深切的感受。我们的报纸要适应全面改革的形势,势必要把自己也作为整个改革——一项全面、综合、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对报纸本身的工作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此,本报同人愿将改革报纸工作的心愿告知读者,以求指正。
“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这是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作了充分阐明的论断。他还指出:“党的新闻事业要能够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就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的作用,包含着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需要的作用。”胡耀邦同志的这些话,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指针,也给报纸工作改革的主要方面作出了明确的概括。人民日报进行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和功能。
改革和开放,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面貌。从报纸工作来说,如今所面临的形势,别说与三十年前,就是与几年前,也有很大的变化。广大读者,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从报纸上获知各个领域的新信息、新事物、新问题,以及党中央对这些新事物、新问题的看法;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从报纸上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在报纸上交流思想和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从报纸上知道世界上发生的新事情。现在,国内各种报纸、期刊数以千计,广播电视日益普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使读者感到可读、可信、可亲,真正成为他们的益友和知音,这就是我们决心在探索和改革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报纸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有所改革,而不可能宣布在哪一天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将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报纸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改革服务,为四化服务。为了得到广大读者的帮助和指教,我们将组织一次关于报纸改革的抽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希望接受调查的读者给予支持和合作。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对报纸的内容和编排,以及印刷和发行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根据读者的意见改进工作。
“我们的报纸名字叫作‘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这是三十年前本报在《致读者》的社论的结束语中说的一段话,我们今天愿意再次把这段话奉献给读者,并以此自勉。
本报编辑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