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共处政治一百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1
第6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共处政治一百天
本报记者 马为民
法国今年3月选举后出现的共处局面已经历了一百天。此间报刊和政界都在给这一百天的共处政治作小结,回顾它经历的风雨,分析它面临的形势并展望前景。
这一百天似可分为两个阶段。从3月16日选举结束及希拉克政府成立到5月中旬,是政府的所谓“得宠期”;5月中旬起,围绕政府的几项重要立法草案,执政派与社会党、法共等反对派在议会进行了激烈辩论和对抗,一些社会阶层用罢工在街头表示了不满,这被视为“得宠期”的结束。
3月选举后,共处双方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以宪法为准绳调整总统和总理的权限。这一过程进行得较顺利,密特朗总统的行动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不仅强调“政府决定并指导国家的政策”,而且表示总理可积极参与外交事务。这样,大部分行政权转移到了总理府。对内,总统至少在表面上不去妨碍总理执行新多数派的纲领(同时又与之保持距离);对外,双方在美一利冲突中较好协调了立场,并共同出席了东京七国首脑会议和共同体海牙会议,且气氛得体。双方以此表明“共处政治行得通”,满足了多数选民的愿望。
这期间,政府以法郎贬值为起点,公布了第一批经济措施,亮出了它的治国方针——自由主义。但是,对于政府这一段的行动,舆论的普遍感觉是谨慎有余而魄力不足。例如,它的总政策声明一方面包括了新多数派的各项主张,另一方面在时间上却打得很宽:五年。然而,本届政府实际上的任期不过两年。政府采取这种低姿态的原因是,多数派仅有微弱多数且内部又并非事事一致,总统有社会党支持,钳制能力较强。
“温和的行动只能产生温和的热情”。新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否见效所依仗的基础企业主在扩大投资和招工方面,态度观望,行动迟疑。4月份,全国的就业、物价和外贸等指数均不甚好。所以连执政派和一向支持它的《费加罗报》也埋怨政府行动“无力”。但希拉克总理说,如果企业主们举足不前,将招致这场“自由主义试验失败”。
从5月中旬起,政府明显加快了步伐。13日它就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授权法案向议会承担责任,同日宣布将取消解雇须征得政府同意的规定,随后又提出修改新喀里多尼亚地位的法案和废除比例选举制、恢复多数选举制的法案,并且就进一步放开外汇管制、降低利率和风险投资等宣布了第二批经济措施。上述法案遭到社会党和法共等的激烈反对,社会党还三次弹劾政府。同时,总统与总理在几个重要人事任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在这种情况下,总统重申他有权解散议会,总理则以赞成参与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作为回敬,显示了强硬的政治姿态。总之,这一段共处政治中矛盾的一面显得十分突出。
从政府这一百天来采取的经济措施看,它的方向与前政府近两年来的做法有着一定的连续性。但是,现政府要对经济实施私营化的大手术以及更加强调自由化,势必要激起严重社会纠纷。如果说,去年是法国战后以来因罢工损失工时最少的一年,那么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度假结束之后将是一个多事之秋。有关部长扬言要敢于采取“不得人心”的政策。但另一方面,政府也将不得不采取一些社会措施以缓和社会震动。有人据此认为,政府将推行“温和的自由主义”。
从政治上看,不少人认为这一百天双方共处得满可以。目前,维系共处局面的有利条件仍然很多,可对抗因素也不少。首先,共处双方都需要它,尤其不愿意去证实“共处政治行不通”的预言,使潜在的对手得利。由此看,共处双方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其次,舆论普遍欢迎共处局面,而总统选举日渐临近,在这场微妙的政治斗争中,轻易发难就要丧失选民。共处政治的实际发明人、现财经部长巴拉迪尔的话不无道理:“谁第一个拔剑谁丧生。”政府行动谨慎,反对派社会党克制自然是这种形势决定的。
另一方面,有意在后年角逐总统职位的人当中,很少有谁真希望现政府成功,所以即使在多数派内部,“秋后算账”、“明春算账”的论调也不少。
此外,共处以来,总统声望一直在升(部分原因是他变得“超脱”),政府威望下降(部分原因是政策还未见成效),这也许会使执政派感到是一种威胁。这都是些会使共处政治发生变化的潜在因素。综观这一百天的共处政治,似乎可以说,起步不错。多数人希望它能继续下去,但又信心不足。这错综复杂的共处政治的棋盘确实使人眼花缭乱。不过有一点似乎倒比较明显,夏季度假结束,这里的政治气温可能要升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