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语法、修辞讲话(第三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8-09
第3版()
专栏:

  语法、修辞讲话(第三讲)
吕叔湘、朱德熙
第三段 代词、们、的
代词所指要明确。这两句里的代词所指不明确:
(一)上海居民因受到美军和伪政府的残酷压迫,舞潮、学潮、工潮迭起
。他们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剧烈,互相攻击。(报)
(二)第一卷包括由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到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这一阶段中德
国政府的外交文件,此外还编入了一些与前者直接有关的其他各国政
府的个别文件。(报)(一)的“他们”在句子的结构上只能指上海居民,但作者的意思是指美军和伪政府。应该改做“美军和伪政府残酷地压迫上海居民……”。(二)的“前者”似乎是指德国,但是“德国”和“外交文件”不是并列的东西,不能用“前者”“后者”来替代,应该说“德国”;如果指文件,应该说“这些文件”。(“一些”指底下的文件,离得太远,应该放在“个别”的位置上,“个别”无用,宜省。)
“咱们”和“我们”。“咱们”包括听话的人在内,“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在内。例如“我们是北方人,你们是南方人,咱们都是中国人”。这个区别只有北方话里有,南方一概用“我们”,北方人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也往往不用“咱们”,只用“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不用“咱们”是可以的,可是如果用它,就得用对。下面这两句是有问题的:
(三)老大娘,喝茶咱们自己会倒。咱们是一家人嘛!(作)
(四)咱们并不是对于搞翻译的人,特别是新闻翻译者,要求过高。(期)(三)的第一个“咱们”显然不包括老大娘在内,应该用“我们”。(四)的差别比较隐藏些。这一句话是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包括读者在内,只能用“我们”(等于“我”);如果“并不是”改做“不应该”,那就可以用“咱们”了。
“他”和“她”。“他”和“她”本来只是书面上的分别,有时候有点用处,有时候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像这三句里所见:
(五)不论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甚或地主阶级出身的旧知识分子,阶级限定了他或她对于农村中阶级斗争的认识。(报)
(六)解放后,曙光照耀了这一群劳苦的人民。他(她)们是在不断的进行改造与新生之中。(期)
(七)片子里的群众演员,那是真正的工人——她们和他们!(期)(五)和(六)分别男女有什么必要呢?这两句都可以用“他们”。(七)也许有分别的需要,那末也应该说“男女工人们”或是“男工人和女工人”。总之,“他或她”“他们和她们”“他(她)们”听在耳朵里是莫名其妙的。尤其是“他(她)们”,某些方言区的人听起来,倒像是“太太们”。这个形式,书面上也没有需要,并没有人规定“他们”不准包括女性在内。(例六的“进行……新生”和“曙光照耀”也都欠妥。)
“那”和“哪”。指示代词“那”和疑问代词“哪”,从前都写做“那”,近三十年来才在疑问代词上加个“口”字边,以示区别。有许多守旧的人还是不理会,还是一概写“那”。其实“那”和“哪”写成不同的样子,比“他”“她”“它”更有理由,因为这不仅是书面的分别,是代表不同的语音的。指示的na是去声,疑问的na是上声,在语言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词(正如“卖”和“买”),为什么不在文字上加以分别呢?所以“哪”是需要的。“哪里”也应该跟“那里”有区别,“哪有”和“哪怕”也都不应该再写成“那有”和“那怕”。
名词之后的“们”字。“们”字并不等于欧洲语言里的复数语尾,不是每逢不止一个人的时候就得加个“们”。照汉语的习惯,前面有表示数量的词,或“各”“其他”等,后面就不加“们”。下面的例句不合于这个习惯,应该把“们”字去掉。
(八)每天都有四五百儿童们拥进这个阅览园来看书。(期)
(九)当时有不少的人们,曾对人民政府能否在很短时期内争取全国物价走向稳定这一问题上,抱有很大的怀疑。(期)
(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的便由各位专家们把报告写出。(期)
(十一)让船上的其他工作者们协和一致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效能。(书)集体意义的名词,例如“人民”“群众”“观众”“军队”,本身就表示复数,自然不能再加“们”字。
(十二)永远想不到学术是公开的,是应该充分的公开给人民们享用的。(期)
(十三)木柴合作社垮台后,他们也未向群众们交代账目,不了了之。(报)现在不但有“人民们”和“群众们”,并且有“一个人民”和“一个群众”,但是大多数人不赞成这些显然不合理的形式。另外两个例:
(十四)苏南不仅有封建,有恶霸;而且地主阶级们的罪行血案,比之老区有过之无不及。(期)
(十五)日本反动势力还在挣扎,他们在美国反动势力直接合作下,似乎 还气焰万丈。(期)“人民”和“群众”虽然不能加“们”,还可以用“他们”去替代,“阶级”和“势力”是既不能加“们”,也不能用“他们”去替代的。
基本的原则,只在需要特别说明是不止一个的时候加“们”,否则不加“们”。例如:
(十六)化学家们把各式各样的食物分成碳水化合物(醣)、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四类。(书)这个“们”字不算错,但是不必要,因此不如去掉。汉语里的名词,假如前面不加数词,是可以指一个也可以指许多个的。
的、底、地。常常有人问起这三个字的分别。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就口语和文字两方面分开来说。口语里只有一个字,大多数地方说de,有些地方说di。这个字担负的任务非常繁重,所以在文字上写成两个或三个不同的形式是有相当的方便的,尤其是翻译外国文章的时候。一般的分别法是:
“底”——表示领属关系,如“我底”“中国底”。
“地”——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附加语的后头,如“慢慢地学习”“不客气地批评他”“异乎寻常地热烈”。
“的”——用在其他地方。可是分别用这三个字的人还是比较少数,多数人只分别“的”和“地”(领属关系也用“的”),还有人只用“的”一个字。
大概说来,分别这三个字是不难的。只有一种场合,用“的”还是用“地”有点问题,就是在动词用来做主语、宾语或表语的时候,尤其是在主谓短语里。例如:
(一)还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对反革命进行长期(的、地)斗争。(报)
(二)个别系统和单位只注意孤立(的、地)搞业务而忽视与政治结合。(报)
(三)朝鲜人民军的迅速(的、地)转入反攻,使美李军惊惶失措。要是你认为这里的动词已经变成名词,就得用“的”,否则就该用“地”。照一般人的“语觉”,(一)用“的”好些,(二)和(三)用“地”好些,可见这三句的情况不一样。(例一例二原作者都用“地”。)
(本段完,全文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