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2
第8版()
专栏:

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刘卫星
作家艾煊同志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用他老伴的一句嗔怪话来形容,“他这人经常自找麻烦,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1983年,《钟山》编辑部邀请艾煊等几位江苏作家撰写文章谈谈自己的童年。别人都交差了,而他竟迟迟不动笔。是记性不好吗?不。他的记忆力极强,许多历史典故,地理知识都能倒背如流。老伴儿也称他为“活字典。”然而他觉得,光靠记忆写东西,难免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执意要回一趟家乡,寻找童年的梦境。他虽已年过六旬,但还是独自乘车,从南京回到安徽。而且不顾旅途劳顿,一下车就到处漫游、走访。果然,乡土人情、山川风物给他带来了灵感,儿时的记忆一下全都复活起来了,往事顿时出现了立体的图画。回到南京,他仅用了几天时间,一部中篇自传体小说《醒世的梦》就写成了。
《风雨下钟山》是艾煊编写的剧本。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影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翔实的史料所折服,但有谁知道艾煊为再现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付出了多少心血呢!剧本写了七万字,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看过的资料却有好几百万字,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本来有许多现成的书目可以参阅,诸如《金陵春梦》、《士卫官杂记》等等,假使剧中取用书中一些情节,人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他认为,“通俗作品,漫画似的很不严肃认真”,不足为信。落笔之前,一头扎在资料堆里,翻了大量当时的报刊,读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写的关于蒋介石的回忆录,力求使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人物个性和历史真实。
这样的事例,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俯拾即是。无论是被评论家们称誉为“连续性的历史主题歌”的长篇巨著,还是那一篇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散文,都是作家心血的结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