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抓好流通,农民才能富起来——浙江农村市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3
第2版()
专栏:

抓好流通,农民才能富起来
——浙江农村市场见闻
本报记者 江夏 新华社记者 邱原
仲夏季节,我们访问了物产丰饶、景色秀丽的浙江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乡镇工业的兴起,集镇的繁荣,都使人感到这里农村充满了活力。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各级干部、专业户对流通的关注,不论走到哪里都听到人们在谈论和研究市场。
市场,是不讲情面的
刚到浙江,就听到一个发人深思的“三朵花变三个疤”的故事。
第一朵花,杭白菊。浙江历史上以种这种中药材出名。1984年全省总产一千八百多吨,当年因市场看好,收购价由每公斤三四元一下子涨到十三四元。第二年种杭菊花的就由五个县扩展到四十多个县。盲目发展带来的后果是供过于求,价格猛跌。主产区桐乡县去年产三千吨,因销路不畅,供销社和医药公司只收了五百吨,种菊农民叫苦不迭。
第二朵花,茉莉花。1983年浙江茶叶增产,第二年茉莉花走俏,每公斤收购价高达五六元,去年又因生产过剩,收购价跌到每公斤五到六角,还不好销,农民因卖不出忍痛倒掉不少,茉莉花成了“没利花”。
第三朵花,观赏花卉。它的生产起伏更大。市场紧俏时,多家竞相抬价,一时间五针松、小茶梅身价百倍,一些花农和经营者发了财。这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我们访问的慈溪县柘岙村,原来只有几户种观赏花卉的,去年90%的户都争向银行贷款种养花卉。不想下半年花卉市场价格惨跌,结果当年有50%的种花户亏了本,只得用其他收入归还贷款,一时没能力归还的,只好外出打短工挣钱。
“三朵花”的经历如此,其他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黄红麻、兔毛、蜂蜜、毛竹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几起几落。长期以来,在旧的统购统销体制下,人们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观念:在产供销关系上,生产是“龙头”,只要生产出东西来,不愁没销路。如今事实教育了人们,应该把这个观念颠倒过来:“龙头”不是生产而是市场。正如许多农民总结的那样:现在不怕生产不出来,最怕的是产品卖不掉。嵊县县委书记罗鉴宇说,如果市场、流通这篇文章做不好,农民想富也富不起来,一旦出现农副产品滞销,农民还要承担破产的风险。
有个缓冲余地好
在价格放开的形势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时有起落,这并不奇怪,但某些重要农副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则是农民所承受不了的。农民虽然愿意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但他们更担心的是价格暴跌。因为价格的大起大落,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既要在价格上搞活,又要避免大起大落,这是一个难题。作为农村流通的主渠道,供销社的工作能在较大程度上起着缓冲和调节的作用。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在兔毛和茶叶的经营上,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养兔是浙江农村一项重要的副业。“一只兔,油盐醋,三只兔,衣服裤,十只兔,全家富。”养兔收益虽高,但风险也大。建国以来,浙江农民养兔已经有过四起四落的经历,然而价格上的大起大落,还是近年发生的事。1984年由于外贸出口增加,多种渠道竞相抬价争购,使一级兔毛的收购价格比过去上升了两三倍。这种局面使供销社的收购计划受到严重冲击,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农民养兔的盲目性。到1985年长毛兔又有了一个大发展。但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很快,这一年兔毛却呈现滞销局面。供销社如果不收购,这个冲击必然直接落到养兔农民头上,但供销社也无力全包下来,更不能任其盲目发展。怎么办?供销社在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确定了“稳定生产,保护良种,提高质量,开拓市场”的方针。省供销社从调查研究入手,倾听各方意见,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兔毛收购保护价,并通过合同形式同农民逐户确定收购基数,一定三年不变,合同内的可按保护价收购。初步实践表明,实行这一办法既使养兔者有利可图,又限制了盲目发展。尽管实行上述办法加重了供销社的费用负担,需要财政、银行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却有效地抑制了兔毛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换来了兔毛生产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市场价格放开后,给生产和经营注入了活力,但也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正如慈溪县的干部所说,现在的情况是,紧俏的商品多渠道,滞销的商品少渠道甚至无渠道。说穿了,就是多家争利。麻烦的是,争购单位都姓“公”,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有力的协调是不行的。在记者访问的几个县中,看到县的主要领导日益重视流通工作,并注意协调各方关系。嵊县供销社所属的三界茶厂,是生产荣获国际金奖珠茶的主要厂家。今年春茶生产形势好,市场购销转旺,但出现多家争购毛茶的情况。农工商茶叶公司(县农口),三界茶场(县林口)以及外县茶厂都来争购毛茶,都搞茶叶精加工,几家在货源上经常发生矛盾。为避免互相抬价,县里成立了协调机构,县领导亲自召集有关各方开会,确定既要允许多渠道经营,又要保证供销社这个主渠道的出口任务;不管那条渠道,凡是自己茶场收摘的,都允许自己搞精加工;农工商茶叶公司可分工仿制小品种茶,加工夏秋茶。另一方面教育农民,强调严肃执行合同,供销社要根据合同在物资供应上给茶农以相应优惠。这样,把行政的、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结合起来,三管齐下,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今年春茶收购又快又好,基本上没有发生抬价抢购现象。
仅仅在两年前,人们在认识上还刚刚解决了“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问题,现在,形势的发展逼着大家去认真研究市场和流通了。广大农民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慈溪县的养花专业户陈汝灿,面对今年花卉市场的不景气,方寸不乱,花木田照常经营。他认为去年出现的花木抬价抢购,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造成了虚假的市场信息,使一些人吃了亏。现在需要绿化美化环境的单位很多,只要价格合理,花木的销路是可以打开的。根据这一分析,陈汝灿正准备把小苗养成成木,同时根据市场消费的需要,准备增加盆景,并在花卉造型上取胜,吸引买主。陈汝灿正是众多逐渐适应商品经济的农民当中的一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